一来是西戎屡屡犯边北楚出兵完全名正言顺,二来嘛,西戎出产马牛羊,牛羊可以用来果腹取暖,马可是好东西,北楚最缺的就是马匹。
随着董相将自己知晓,还有一些分析说完。
弘文帝几人都是连连点头。
“如果真如董相所言,此次西戎过来,怕是想要求助或者结盟。”
弘文帝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不过却没有发表言语,而是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
权衡这其中的利弊。
要说起这四国之间的恩怨,东洲和北楚那绝对是老对手,恩怨由来已久。
当年前朝还在的时候,不管是东洲还是北楚,都属于前朝臣子,东洲更是前朝的皇室宗亲。
前朝末年,群雄并起,东洲太祖再起兵的时候,就一直和北楚太祖争斗不休。
随后各自得到一部分前朝遗留,建国称帝。
并且再建国之后,还屡屡交锋多次,谁也不服谁,谁都想要接替前朝的位子,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的主人。
不过随着两国太祖的驾崩,以及各自国家人民连连征战带来的不安定影响,双方再第二日国君继位之后,都很默契的选择休养生息,没有再有过战事。
虽说和平了多年,但是彼此心里都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时间到了还会再次战斗。
而这次北楚对西戎出手,再弘文帝看来,这里面可不光是因为西戎的叩边,更不完全是为了抢夺西戎的资源来稳定国内情况。
更多的只怕还是想要通过战争从西戎那边弄来战马。
要知道,过去的那些年,可不光是东洲再发展,北楚同样也在发展,论国力的话,再四国中都属于上游水平。
不过北楚有一个很大的短板,就是缺少战马。
要知道再战场上,骑兵的力量,可是要比步兵强悍不少。
而东洲继承了前朝好些马场,在这上面自给自足是没问题,北楚想要同东洲继续打,就必须有一支能同东洲抗衡的骑兵,要不然结果必然也会同太祖那一代的情况一样。
双方各自消耗着国力,谁也奈何不了谁。
“那几位觉得,同西戎结盟是否可行?”
下方几人彼此看了看。
都没有人言语,和平自然是好事,但是还是要看西戎有什么要求。
如果是请求出兵针对北楚,那对他们来说可不算是好事。
首先东洲这一年下来多灾多难,如果再起刀兵,对国力的影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