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是张华以交州刺史的身份,请求齐达每年把他做种子试验多出来的种子拿给当地农民试种。虽然不能留种,但是齐达试验田里出来的种子,当季的产量却是保证的。而跟着齐达的役夫全是本地人,都是他们自己做的事情,对于齐达的种子,他们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不需要张华下什么告农书,只得齐达一声允许,他们立时便领了种子回家种。而他们的邻居村人之类的,也是早就听他们念叨炫耀过无数回的,所以也是半信半疑的领着种子回家种了。
一季过后,齐达的种子在合浦附近迅速走俏。第二季的时候,齐达差点连自己留种试验的都不够。不得已之下,张华又辟了二百亩官田专门给齐达培养种子。
达培育的杂交稻还没有面世,可是名声却已经在交州传扬开来了。
92
就在齐达名声渐显的同时,张华的在交州的努力也逐渐显出他的成果来。
交州本来就多银铜矿脉,之前这些一直把在士家手里,朝廷除了眼馋之外什么也做不了。可是现在,这些都到了朝廷手里。有了钱,做事可就方便多了。
此外,还有齐达的水稻,虽然现在名声还没有传到外边去,可是交州农人从中间得到了无数好处却是真的,连带着张华这个刺史也被人传颂不已。先前迫于局势而不得不从他的交州世族还是真心的倒向朝廷这边,同时为了得到齐达的水稻良种,一个个争相向张华示好,试图通过张华搭上齐达然后获取种子的秘密。
这个时候,齐达便奇货可居了。张华把齐达深深藏在院子里,就是出去也是重重保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同样住在府衙里吏舍的属官小吏们想见齐达一面都不容易,更别提其他外人了。想要见齐达,就非得大出血不可!
那段时日,张华与齐达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天色将晚时候,坐在偏院的小院中,一样一样的数那些人又都送来了什么礼物。然后,好看的、实用的、值钱的就都留下。其余的就扔给齐又他们去玩。当然,鉴于送礼的都是些世族大户人家,所以这里的礼物,都跑不出上面那三种的范畴,于是两人不得不把那“好看”、“实用”、“值钱”的标准往上提了提。
而就在这样的活动中,两人的关系开始拉近。张华再度开始在齐达的偏院里安下身来。每天晚上,“抵足夜谈”已经成了张华必定要用的借口。
齐达也由开始的警惕,变成了后来的麻木。当然,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张华的君子,或者说,深藏不露?
交州学宫已经重新开了,而且出教的人都是交州本地一些较有名望的士子。不过,因为士家的死忠派还在,所以齐达仍然不放齐又出去,而是请了先生到刺史府上专门教授齐达与何西,后者是顺带的,不过何西依然很感激。
这日,一份特别的礼物被送到了齐达面前——数升稻谷与一把秧苗。稻谷比起寻常稻谷要细长得多。张华掬起一把送到鼻子前闻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李家的香稻。”张华肯定的说。
在他刚刚来到交趾的时候,就听说过李家的香稻。据说是早年时候李家的祖先从暹罗带来的谷种与本地的稻谷一起杂交后培育出来的良种,因为米粒剔透晶莹,煮出来的米饭香味扑鼻——据说宅子里煮饭,整个房子都可以闻得到香味,如果屋子小些,屋外甚至都可以闻得到香味——所谓称之为香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