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于笙顺手划掉一道没什么价值的题目,“不要辣的。”
靳林琨没忍住,笑了:“你每次都就这一条。”
于笙冷淡开口:“毕竟我舍友容易过敏,留给我的选择不太多。”
“……”
两位大佬最近天天在后排报菜名,梁一凡的同桌也忍不住感到了饥饿,放下笔,戳戳梁一凡:“下晚自习去吃夜宵吗?”
“不吃。”梁一凡已经撑得不行了,怀疑人生抬头:“你没吃饱吗?”
同桌:“?”
梁一凡有点孤独地叹了口气,摆摆手:“没事,我被知识撑着了。”
晚自习还差几分钟开始,最近整个夏令营都在忙活自招的事。不少人都在趁机交流信息互惠互利,教室里难得的比平时热闹了不少。
老万今天来得早,背着手笑眯眯绕了一圈,敲敲黑板,宣布了条新消息。
下个星期有文艺汇演,每个组出一个节目,到时候汇报演出,表现优异的在整个组同学的面试里都会成为加分项。
自主招生原本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招生范围里囊括更全面优秀的人才,除了凭借知识储备和思维发散还能应对的考试,面试的题目五花八门,早就突破了学习的范畴。
文艺汇演不只体现才艺,也能考验协作性、团结性和组织筹划的能力,一直是不少高校夏令营的保留项目。
众人都已经快愁秃了头,骤然听到有加分项,一个个眼睛都迅速跟着锃亮起来。
“副组长——副组长,你是不是会拉二胡?考验你的时刻到了!”
“董珏是不是会写毛笔字来着?这个能算才艺吗?”
“怎么办?我就会口风琴,幼儿园学的那种……”
“我会弹吉他,有人会唱歌吗!”
“都别着急,得是集体项目,我听说过,越是集体项目越占优势。”
……
一群学霸绞尽脑汁地琢磨着才艺,于笙抬了抬头,莫名觉得眼前这一幕也挺有意思,索性放下笔,饶有兴致地听着人群里时不时冒出“口哨”、“三角铁”之类的艺术特长。
靳林琨刚在海底捞排完号,一抬头,正好看见于笙嘴角的一点弧度,没忍住好奇:“笑什么呢?”
“想起之前打游戏,遇着了个神经病白银代练,技术比你还差……一时大意,就被他直接坑到这儿来了。”
于笙笑了一声,随口回他:“当时也说了文艺汇演,他跟人家说他会弹管风琴。”
“……”靳林琨:“啊?”
“他应该也在这儿,一直想揍他一顿来着。”
于笙接过前面传过来的报名单,填上了钢琴,停下笔等他:“你呢?才艺是什么?”
第三十八章
梁一凡忽然觉得后座气氛有点儿奇特。
总结起来, 大概就是异常罕见并且极为强烈的, 甚至让他屁股下面的椅子都晃了两下的求生欲。
在看到手机上那条“还能有什么才艺”的未读消息的时候,梁一凡忽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 刚才凳子晃的那两下可能是琨神踹的。
七组人都快把才艺挑完了,一时居然还真想不出什么自然又不显得刻意的。
梁一凡攥着手机回头, 飞快转着脑子准备打岔, 至少先给琨神一个思考准备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