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现在,他也没有特别难过。
但要说“坎”,他心里的确横了一道。
那段丢失的记忆,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安先生当年留在我这里的信件。”欧律师将一个密封文件袋放在桌上,“他说,只要是您亲自来,随时可以交给您。”
单於蜚拿过,从里面拿出一张单薄的信纸。
信纸上留着一位颇负盛名的心理专家的联系方式,还有安玉心的字迹——
哥哥,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正面临我无法想象的困境。
但你一定不要绝望,因为活着是最美好的事。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你的希望与牵挂。
第113章
T国南部山区。
莽莽大山中,矗立着三座极富艺术感的现代建筑。
建筑的地下室里,却关着不人不鬼的失败“试验品”。
单於蜚一改平日的西装革履,上穿短款皮衣,下穿户外长裤,脚上是一双黑色皮靴,眉目凝重地看着一个表情怪异的人。
那人也看着他。
那黏稠的目光令他感到不适,眉心皱得更紧。
“他叫洪州,和您一样,自愿与我们签订实验协议,五次治疗之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藤原教授中等个头,五十来岁,话语间有几分惋惜。
单於蜚收回视线,看向藤原教授——安玉心信件里的心理专家,就是这一位。
半个月前,他联系到尚在W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藤原教授。出乎他的意料,藤原教授见到他之后竟然感慨道:“单先生,我一直等着您来找我。”
真相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他的记忆问题,与明靖琛没有丝毫关系。
八年前,他主动参与了一项名为“精度改造”的秘密人体实验。
藤原教授正是这项实验的主导者之一,亦是他的“主治医师”。
实验的目的是开创全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定点”清除记忆,并逐步发展到“定点”复制记忆。
这项研究看上去能够造福心理遭受严重创伤的人群,内里却涉及大量道德伦理问题。一旦记忆能够随意清除与复制,那么知识、天赋也一样能够通过“治疗”取得,现有的社会规则将遭到极大的挑战与破坏。并且实验必须作用于人脑,风险难以估量。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拒绝对该研究提供支持。
唯有“移植天堂”T国,秘密接受了藤原教授的团队。
实验从十五年前开始。
最初,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全是为金钱所诱惑——T国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直接死在了“治疗”中,仅有的几人虽然活了下来,但“治疗”对神经造成了严重损害,要么痴傻,要么瘫痪。
总之无一人处于健康状态。
经过七年,团队才将实验的死亡率降到了百分之五十。
时至今日,这个数字是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