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许愿树

十班的教室前贴着高考倒计时,伴随着上边数字的减少,日子过得越来越快。

各科老师布置了堆积成山的寒假作业,高三的最后一个假期只放了十天。

路星辞从学校回来那天,正好赶上路老太太来景山胡同这边过周末。

看见他回来,老太太叫了他一声。姜瑶也笑着起了身:“总算是回来了,奶奶都在家等你一下午了。”

老太太看他过来,目测了一下:“小半个月没见,星辞是不是又长高了”

姜瑶也看了看:“好像是高了一点儿,我现在看他只能仰头了。”

老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他:“这回假期放几天”

“十天。”路星辞边说,边看向她身上款式典雅的唐服:“您穿这个颜色好看,抬肤色。”

“你和你妈妈都这么说。”老太太先是眉开眼笑的,而后又微微蹙眉:“这也太赶了,元宵都来不及过。”

“高三都是这样的。我之前还听谁说,他们家孩子的学校只放一周。”姜瑶说着,轻声对旁边的阿姨道:“去跟先生讲一声,让他下来吃饭了。”

路星辞听见她的话,抬了下眼:“爸这么早就回家了”

“也就今天清闲一点。快过年了,过几天你肯定见不着他的人影。”姜瑶话锋一转,笑着说:“你爸爸和你奶奶,都等你回来吃晚饭呢。”

难得家里人到得齐,饭桌上,不可避免说到了来年的高考。

路泓川最先道:“还是在最后的时间辛苦一把,以后想起这段日子,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你对星辞的要求太高了。”路老太太不以为然:“他从小到大参加了这么多考试,哪一次不努力了”

“我平时见不到我爸几面,一见面他就跟我谈高考。”路星辞半真半假地开玩笑:“搞得我还挺有压力。”

老太太一听,看向路泓川:“你这么着急,怎么不自己也去参加高考”

路泓川无言,姜瑶笑着圆场:“能考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尽力就好了。”

“那也不行。”路星辞道:“爸说了,要是考得好,他就在大学附近买套房子送给我,我想大学搬出去住,还是得考好一点儿。”

路泓川瞅他一眼,似笑非笑:“我上次就想问你,你是打算一个人搬出去”

路星辞和他对视数秒,也笑了。

姜瑶看他们父子俩心照不宣的,主动把话题拉过来:“嘉衍复习得怎么样”

路星辞:“应该能上一本,他一模考得还不错。”

姜瑶:“最后这段时间,你多帮帮他,让他别有太大压力。要是实在发挥得不好,我们家也能……”

路星辞打断她:“没事儿,他应该能自己考上。”

姜瑶点了点头。

“哎呀。”路老太太听到这里,自言自语:“我怎么不小心忘了……”

晚饭结束后,路老太太单独找了路星辞,将一个小盒子递给他:“我前几天过了大观寺,去里边给你求了块玉,听说很灵。”

大观寺是宁城的老寺庙,每到除夕,都会有大批人排在山下,只为烧上新年的早香。

路星辞掂了掂手里的小盒子:“这块玉是保什么的”

“保事事顺心,金榜题名。你高考,给你个好的祝愿。”老太太道:“当时去得急,忘记给那孩子也求一个了。”

路星辞收下了老太太的玉,莞尔道:“谢谢奶奶。”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回房间后,他将盒子放在了书桌边。

路星辞从作业里抽了两张试卷,写题的空隙,他无意中瞟到放玉的盒子,思路拐了个弯儿。

他不信这些东西。路老太太以前也替他求过玉拜过佛,他都是哄着老人道谢,并没真正对此上过心。

但想到段嘉衍,他好像多少明白了老太太的想法。

因为他现在,忽然也想给对方求个祝愿。

相较宁城,海城的冬天要温暖一些。

段嘉衍在海城待了一星期,这会儿回来,走在宁城清冷的冬夜里,难得觉得身上有些发冷。

正出神,一旁有人拉住他的手。

男生手背宽阔,指节修长。摸到段嘉衍冰凉的皮肤,他顿了顿,将手指挤进段嘉衍的指缝间,十指相扣。

“怕你走丢,”路星辞低眼看他:“人挺多的。”

自除夕夜后,大观寺接连几天都有庙会。周围人来人往,上百盏装饰用的灯笼高高挂起,整条街道灯火通明。

刚放假不久,段嘉衍接到了路星辞的消息。对方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想约他去逛庙会。段嘉衍在海城待着也不大自在,和付媛打过招呼后,干脆提前几天回了宁城。

“你新年怎么过的”段嘉衍想起了什么:“今年打牌了吗”

“打了一两天,其他时候都在写题。我妈也不怎么让我上牌桌了,怕影响我复习。”

“这么努力,你今年要是考不到状元,我替你流下不甘的眼泪。”段嘉衍说到这里,顺口问:“在古时候,考状元是不是叫中举”

路星辞笑着瞥他一眼,没说话。

段嘉衍不解:“笑什么”

“在古时候,你会不会因为没常识,天天被人揪着耳朵念叨”路星辞说着,想到了什么:“不过那个时候,好像oga十三四岁就能结婚了。”

他牵着段嘉衍的手稍稍用力,语气里带着调笑意味:“童养媳,还挺不错。”

“路哥。”段嘉衍语气真诚:“一段时间不见,你的想法越来越禽兽了。”

路星辞微微笑了笑:“有这么严重吗。”

他拉着他一路往前走,漫不经心道:“你要真那么小,我也没想做什么。就先教你些常识,至少得知道中举和中状元不是一个概念。”

“……”

一路往前,段嘉衍边走边看。

他很多年没来过庙会了,再加上身边的人,记忆中平淡无奇的庙会也有了趣味。越是朝前走,人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