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清穿太子妃(16)

真玉扯了扯唇:“我长姐就是太子妃,我凭什么听你的?”她虽然是庶出,可因为嫁的近,倒能时常回来,几个嫂子弟妹也都是好相与的人,她虽然心里有些小小的不满足太子妃可能抢了她的因缘,但是这就是命吧,她何必去害人。

“可你丈夫?”四福晋不明白,就真玉那个丈夫,听说对她也不是很好,还纳了好几房妾,夫妻感情也不好,她怎么不想着专房独宠。

却见真玉一笑:“四福晋,您也是皇子福晋,应该明白的呀。”她的丈夫是个平庸的人,平时颇爱附庸风雅,虽然和她感情一般,但大面子上还是敬着她,她又有太子妃姐姐和石家撑腰,她那个丈夫大事上都要她拿主意,便是她不得他喜欢,那又如何呢?以后丈夫的爵位还得她嫡亲的儿子继承。

情爱还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这也是四福晋作为现代穿越过去的人的通病,她自己的丈夫左拥右抱,那是制度问题,她没办法拒绝,但是宗室和皇子又不同。再者,古代家族看的很重,没有家族犹如孤魂野鬼,真玉不可能为了外人去害自己的亲戚,尽管她和太子妃关系也不算很好,但若太子妃倒台,那她的下场指不定更惨。

太子妃倒了,石家一时半会可倒不了,到时候,她被家族唾弃。

所以,她不仅不去,而且还准备把这件事情告诉石家,但四福晋又如何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真玉晕倒之时,她便轻轻的喂她喝了一丸药,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当然,这也是她自己认为的。

真玉是内宅妇人,忘却那天发生的事情,但是作为一直盯着四福晋的太子的人可算是找到机会了。

胤礽发了好大一通火,转念又和真珠道:“你说她是不是有点邪门?哪有这样的药让旁人忘记了前尘往事。”

倒是真有,毕竟清穿带着空间的女人嘛,人家知道未来不说,随随便便小手段就能让诸人听从,似真珠这样也只是管理内务,旁敲侧击,四福晋则常常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但这话不好跟胤礽讲,她便笑道:“马上她要对付的就不是咱们了。”

胤礽也一笑:“这倒是。”

以前胤礽傻,总是一个人和所有兄弟们杠,但是现在他可不会这样了,都冲着他的位置来,那他就一个个挑拨。

四阿哥和八阿哥是邻居,这二人一个装模作样,一个躲着大阿哥后面谋算,胤礽现在在康熙那里说的上话,干脆让二人一个监督一个办事,反正各怀鬼胎,总会闹起来。再有老十三对老四太过忠心,那就让老十三和老十四一起办事。

大阿哥那里胤礽反而不担心,只有那个蠢货自己觉得自己多么厉害,其实还是不成。

果然这些人关系恶化的很快,这命八阿哥管理内务府,八阿哥这个人非常圆融,从小就很精于世故,这种人不会一下子就跟人交恶,所以对谁都留情面,四阿哥却是个严谨办事的人,最不喜欢这种用包庇别人的方式卖自己的人情,所以二人起初面上还过的去,后来直接在康熙面前恨不得打起来。

再有老十四虽然和老四是一母同胞,但是老四对老十三却更好,所以,老十三和老十四一起的时候,老四过来十次有五六次都是找老十三的,二人虽然不是办差的年纪可在同一个师傅下边读书,很快老十四对老四的嫌隙更大。

一时间,胤礽竟然轻松起来,反正他主动跟康熙说要提挈弟弟们办事,所以下边的阿哥们办事不公全部找他,他看着认真劝架,却拱火拱的非常。

男人们在外闹事也会影响女人们的情谊,就像康熙四十一年一起东巡,四福晋和八福晋不怎么说话,三阿哥因为敏妃丧期剃头一事和老十三闹过一场,老四和老十三交好,自然同仇敌忾,老十三暂时没娶嫡福晋,但有一位侧福晋叫瓜尔佳氏,四福晋亲自叫她同乘。

真珠身为太子妃当然仪仗很大,更何况康熙后宫并无皇后,名义上她是未来的女主人,这次过来也是一种政治宣示,因为康熙是很愿意看到胤礽在南方士林的行动的。

她的儿子弘旭今年六岁,生的玉貌金倘,口齿很是伶俐,又十分乖巧,有胤礽带着,康熙与他父子二人更是畅谈许久,或者带着太子和太子嫡子一起见江南的官员们。

此时她并不需要和四福晋等人计较,位置不同,她只需好好对待江南官员之家眷就成。

但是她的举动在四福晋看来纯粹是秋后的蚂蚱,因为太子即将要病倒,索额图要倒台,甚至于再过几年太子更是要被废,所以现在真珠的一举一动不过是上断头台前的一点美餐罢了,她压根就不放在眼里。

她是完全看不上,十三阿哥的侧福晋却满脸羡慕,她原本是个谨慎的人,但是她嫁给十三阿哥之后,十三阿哥对她极好不说,便是四福晋对她如亲姐妹一样,真是事事都帮她,不知不觉她也能说点心里话了。

“四嫂,太子妃真是厉害,那么多人围着她,她每一个人都能照顾得到。”

乌拉那拉氏不置可否,如果她是皇后,会比石氏做的更好。

显然所有的戏都不是像四福晋脑中那般推算的,胤礽并未在德州生病,索额图也没有下大狱,而康熙宣布立东宫嫡子三阿哥弘旭被封为太孙。以往大家都私底下喊小太孙,可毕竟没有正是册封,如今名正言顺的很,即便胤礽并非太子,太孙也会如朱瞻基一样顺利继承皇位。

此消息一出,便是连平时最支持大千岁的人都有些动摇。

东宫并无任何失德,反而不沉湎于女色(拒绝索额图送的美人),对弟弟们宽容(主动安排八阿哥和四阿哥差事),甚至还监国也毫无差错,况且太孙已封,几乎是板上钉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