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京华 浅谈中书汉魏晋 始闻五部刘元海

晋末春秋 纸上绘人间 1596 字 2022-10-01

宫胜理不清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区别,于是他问:“中书、门下两省都负责诏书,这是有什么区别?难道诏书不是皇帝自己写的吗?”

太史誉笑着摇头答道:“中书省拟诏,门下省复核,非要两省达成一致诏书才能发出去。听起来挺繁琐是吧?这件事我倒是知道些来龙去脉。”

“最初诏书都是皇帝说了算,但是在汉末的时候,汉献帝只是曹操的傀儡,于是曹操设立了秘书监用来管诏书。这个秘书监的作用就是架空皇帝,以便曹操掌握朝廷。后来秘书监改名中书省,这就是中书省的来历。”

“后来曹丕建立魏国,为了酬谢长期为曹氏监控刘氏的功劳,中书省这个负责诏书的机构保留了下来。在曹氏第三代掌门人曹睿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中书省的两位长官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与本朝太祖司马宣王交情笃,于是他们合谋篡改了曹睿托孤的诏书。”

“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曹爽和司马懿同时被托孤。要是没有这一纸诏书,也不会有后来的高平陵。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继续用中书省掌控魏廷诏书,不过又设了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所谓的审核就是防备再有人玩出一幕胁迫人主修改诏书的故事来。”

“这也是赵王司马伦一党一定要把人安插到中书门下二省的原因。”一席话讲完太史誉摇了摇手中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长叹一口气,露出一副尽兴的神情来。

宫胜听完叹道:“想不到还有这些典故,世事变迁谁能预料?我本以为自己立下生擒贾南风的功劳怎么也不会。。。然后让我去当弼马温,当弼马温也就算了,然而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居然连弼马温这养马的差事也丢了。”

刘曜也替宫胜抱不平:“为司马家立下那么多功劳,却落一个没下场,这司马家真是太过刻薄寡恩了。”接着他也叹气,“不管怎么说,你还有的功劳可立,我就只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了。因为我是匈奴人嘛。哈哈。”

太史誉笑了起来,他笑道:“这世上多少英杰埋没?”然后手指着刘曜说“就说你义父刘渊当初大名冠于洛阳,伐吴不让他去,说是用刘渊伐吴则吴不为晋有。平定凉州树机能也不让他去,说是用刘渊平凉州,则凉州不为晋有。有这事没?我没说错吧?”

宫胜听的一阵惊讶,心想原来这刘永明的义父还有如此的名声。就听得刘曜点头说:“确实如此,为了这事还差点送了性命,全赖好友前太尉王浑周全才能免于一死。义父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上的事情,如今不过是在洛阳做个富贵闲人罢了。”

“学得一身屠龙术,何处卖于帝王家?”太史誉大笑,他举杯:“干!”于是四人无不尽饮,渐渐放浪形骸,只听一声声唱腔吟诵高低起伏——“我有宝剑请君试,不斩妖魔誓不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四个青年喝的叮咛,狂言妄语随着夜风吹出老远,浑浊的酒香里载着的是对于建功立业毫不掩饰的灼热。

注1:太宰即太师,晋廷为避司马师讳称太师为太宰。太宰为正一品上阶第一位。

注2:御史中丞列正四品下阶,是御史台实际长官,御史台掌管督查百官的职责,略近于检察院。最初九卿中御史大夫领御史台,后御史大夫改为司空,由御史中丞领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