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前废太子赵贤,那真是一把血泪。
要怪就怪先帝做皇帝做得太久了。
赵贤是皇室嫡长子,十五岁被立太子,三十九岁被废,当了二十四年的太子结果摔了跟斗,一下子从云端跌入泥泞,以庶人的身份被禁足在景仁府。
先帝一生共育有四子三女,废太子赵贤性情跋扈,恃宠而骄,屡屡触碰逆鳞,以至于被先帝三废三立。
储君关系到一国根本,这一折腾下来,朝中大臣们也跟着废太子起起伏伏,王家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
刚开始卫国公很有自知之明,知道长女王祯母子是没有能力跟先皇后抗衡的。
哪晓得先帝反复无常,一来把众人搞得疲惫,二来也让心怀野心的人动了念头。
卫国公开始替王祯母子筹谋。
按说四皇子赵章是压根就没有竞争能力的,前头有三个兄长压在头顶,最有竞争力的当属瑞王,他也名正言顺成为了废太子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瑞王有短板,那就是他的生母只是一名小小的宫女,上不了台面。
还有一个端王则从小体弱多病,这样的人无法肩负起一国之君的重任。
剩下的赵章太过年幼,他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才十三岁,可见当时并不是最佳人选。
但他偏偏捡了便宜,生生从废太子手里夺了位,把他给气得半死。
赵章能继承大统,王太后和卫国公等人功不可没。
在宫里王祯绞尽脑汁跟先皇后斗智斗勇,把宫斗练得炉火纯青。
先皇后跟先帝是原配,原本感情深厚,要不然先帝也不会三废三立,多数都是看在先皇后的面下给予体面。
遗憾的是废太子太过骄纵,朝中大臣又都是他的帮手,先帝疲于应付,生出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