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苑的风冷了起来,许蕴灵竖起衣领,手指不经意放在脖子上。衣领下,是那只红色的小狐狸,她将它挂在了脖子上。
许蕴灵若有所思:“这倒是奇怪了。”
许蕴灵有些日子没碰到过许蕴纯,一时也猜不到她出府的目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她总归会露出马脚,会有办法对付她的。许蕴灵摆摆手:“先不管她。”
相比起许蕴纯,许蕴灵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办。许府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哪个时间段什么人轮值,准备什么东西,她都一一交代了下去。就算谁偷懒耍滑,有管家在后面监督,倒不用担心。年前许蕴灵倒是能留出点空闲来。
她在朱雀大街上的店铺,该准备开张了。
当初面铺盘下来时许蕴灵就已经打算好,开一间能以文会友的社交铺子。一楼大堂中间清空,桌椅全部挪到周围,中间靠近门口的地方专门放置一块布告栏,上面挂着一本本小册子,交一文钱入会,便能用笔友在纸上互相留言1。
如果是志趣相投的文人,还可以专门付费在二楼定包厢,更尽兴地谈诗论道,期间店里还能提供茶水干果,至于酒水糕点,就需要额外收费。
另外许蕴灵还打算在一楼腾出一个小角落,搜集一些书来卖。
近些年来京都的学子越来越多,学|潮盛极一时。只是读书人都有些清高傲骨,文人相轻,动不动就要来场辩论,却苦于没地方争。以往他们都会去酒楼茶馆,但酒楼是吃饭的地方,读书人动起嘴皮子来,吵得食客头疼,都没心情吃饭,老板自然也不爱招待这些读书人。至于茶馆,光喝茶还好,偏偏茶馆动不动有老头说书,有些读书人爱较真,老头一讲得不合他们意了,当场就要和老头说道,惹得顾客怨声载道。
许蕴灵就是看中了他们没地方高谈阔论,所以想了这一招。而且能读得起书的大多是有钱人家的小孩,非富即贵,想来不愁挣不到钱。
许蕴灵不方便处处出面,于是店铺布置陈列吩咐了清月暗中进行。有些必须要她本人出面解决的事,许蕴灵则偷偷拜托了姚清微帮忙。姚清微妹控,都没问原由,想也不想就一口直接答应。
原来的面铺需要改动得地方不是很大,许蕴灵的店很快就开张了,取名北声楼。开业当天,令人惊喜的是,北声楼开张第一天就宾客盈门。
因为回家路途遥远,所需的路费盘缠也多,很多读书人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不用路上奔波劳累,都选择留在京都过年。北声楼以文会友的噱头放出来,顿时吸引了一大波文人。
要知道在大宣朝,用笔友交友切磋的方式他们可是第一次听说!更是第一次见!可不得赶个时髦。
而且北声楼有地方可以交友,可以切磋,还能论道,更是戳中了读书人的心。于是开张没几天,北声楼就在文人中声名鹊起。甚至有些贵族子弟,一听说了北声楼的好处,纷纷结伴过来赶新鲜,在雅间各抒己见,侃侃而谈。
于是许蕴灵很快就挣到了她的第一桶金。她乐得都快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