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民族风俗

山路 唐大僧 1645 字 2024-01-03

让许可看得津津有味并记忆深刻的,除了这个舞蹈背后的含义和文化,还有就是它的表现方式。

这是一种欢快热烈的情绪和比试技艺,祈求五谷丰登和男女社交等内容。

许可很难想象,这种欢乐的音乐和舞蹈,最初是怎么用在丧葬场合?也许正如白永亮所说,是用这种欢快的表达方式,来冲淡哀伤的气氛吧。

表演者单独或几人一组对击粑棒,许可一边看一边听白永亮解释,舞蹈的动作都是历代艺人从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和提炼的带有技巧性、形象性的舞蹈造型。

许可没参加过什么社会体力劳作,但看他们的表演,那些淳朴粗犷、每捷刚劲的动作,依旧会让他热血沸腾,有种想要融入其中的冲动。

在这个表演结束后,主持人自豪地说,这个舞蹈曾经还获过奖,并且代表贵州走到了别的省。

二花和二花娘也振奋不已,她们可就是土生土长的平塘县人,只因为一直在山上,虽然也知道一些传统的风俗文化,但看了之后才惊叹于这个世界之大,同时更加自豪于自己的民族。

除了粑棒舞,还有花包舞、龙灯舞、狮子舞、刺锤舞等,让许可一行人看得目瞪口呆,到让随行的白永亮和谢楠自豪得不行。

在这些节目中,终于让许可碰到了熟悉的东西,那就是芦笙。

这种乐器,在许可刚刚来贺兰村半年之际时,那个春节他早早地赶回了贺兰村,村里的很多村民还没离开进城打工,其他有个老大哥便教他唱了这种乐器。

这个乐器虽然大,但一但学会了,还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让许可万万没想到的,这种乐器还可以编成好看的舞蹈。

表演者有男有女,他们穿着苗族的传统服饰。男人身穿黑色和蓝色大襟长衫,头插野鸡岭,腰上系着红色银饰腰带,手执芦笙并自吹自跳。女人们身上的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随着男人们吹出的乐曲节奏,姿态婀娜的跳着舞。

一会儿身体微区、一会儿来回跳跃,舞步左右脚交替落地,稍轻稍重,随着乐曲旋律不停变化着,让人看着眼花缭乱的同时,又不失韵律和节奏。

此舞就像布依族的粑棒舞一样,会在重大节日、婚嫁、立房等传统民族活动中表演。

许可他们看得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就连方梅都不禁说道,她也想去学跳这个,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跳舞班可以学。

炎炎夏季挡不住当地民众的热情,在黄昏之际,这一天的活动终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