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时尚是个圈。
校嘉华简单解释:“的确良做春秋装还行,但是冬天不保暖、不透气,舒适度还不如棉花。”
仝其芳:“可是棉线的强韧度也不如的确良,不耐磨、不耐色,做成衣服穿坏了、穿脏了,也很麻烦。”
“既然各有千秋,仝姐,你有没有想过,把两种面料按照不同比例,结合起来,混纺成一种新面料呢?”
“混纺,新面料?”
仝其芳怔怔地看着校嘉华。
她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姑娘,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的全是智慧。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
拿到秋冬布料的订单合同,校嘉华第一时间跑去总经办邀功。
事情办得如此顺利,许德顺也非常欣慰。下属办事给力,报到商业部,他这当领导的也会受表扬。
第二天,新的任命通知就下来了。校嘉华正式接手全县供销社的布料管理,和石中磊、秦环岭两位经理职级平等。
秦环岭大意失荆州,一连好几天,看见校嘉华就气得绕道走。
新官正式上任,丁勤勤也跟着意气风发,她喜滋滋道:“经理,您都转正了,接下来是不是先放三把火,定个目标什么的?”
小目标可以有,但一个亿什么的,在这个年代太难了。
她想了想:“目标就是……我先努力,当上公司的总经理吧!”
“嘘,您小声点!许总办公室就在隔壁呢。”
如果下属天天想着顶替自己的位置,那当领导的得多心塞!
校嘉华坦坦荡荡:“勤勤,如果我当上总经理,第一个就把你提拔上来,让你当货品经理!”
“……”
未来的“丁经理”咽了咽口水,“其实我也觉得,许总那个位置,还挺适合您的?”
“很好,不想当经理的打字员不是好秘书。”
校嘉华笑着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丁勤勤,“咱们的小目标,看完去干活。”
丁勤勤好奇接过,“咦,《春夏布匹促销方案》?”
校嘉华制定的方案很保守,打折降价的口子不能乱开。促销方案里,她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货品组合调配”。
校嘉华很早就发现,各店地理位置不同,周边居住的客户群也不同。
比如城东工厂林列,工人们年轻力壮,工资也高;城西土著居民多,毗邻郊区农村,对货品价格敏感;城北有不少学校;城南每天都在挖沟修路……
不同地域,不同客群,穿衣需求和购买能力都不同。而秦环岭过去只知道粗放铺货,没有及时根据供销情况调整库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校嘉华要做的,就是整合剩下的库存资源,重新按需调货。滞销的调出,畅销的调入,让供销社的货品,重新盘活起来。
实在卖不动的,就调去农村,做同类型等额置换。
丁勤勤花了两天时间,给所有供销社打电话,宣导货品组合的理念。
社长们听明白后,都纷纷表示支持,他们太需要这些灵活政策了。
公司、社员、司机等多人配合下,货品调拨方案执行得很迅速。
一开始,各个门店没什么动静。渐渐的,有老百姓注意到,他们之前想要的布料,当初卖光了,现在重新上架了,新一波的销售高峰很快到来。
强大需求下,市场反应很真实。预计八月初才能卖完的库存,竟然在六月底,就完成了目标。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全员沟通、配合,校嘉华在各个供销社的威信大大提升。
所有社长、社员都在讨论,公司新来了一位管布料的经理,一出手,就解决了夏布的库存积压问题。
七月初,商业部的会议上,校嘉华第一次作为经理代表,做了简要的述职报告。
王处长和几个领导把她夸成一朵花,校嘉华表面谦虚,心里却觉得远远不够。
她有私心,想要提前完成年度考核,升职加薪拿到县城户口,就必须在秋冬打一场漂亮仗。
只剩半年,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表扬过后,领导们继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校嘉华听得昏昏欲睡。
同一时间,这位工作狂人并不知道,她又一次完美错过了白恪言的电话。
.
青河村,农村供销社,程春霞非常内疚。
她一遍遍向白恪言道歉。
“白同志,实在对不起啊,上个月你打完电话,笑笑就去县城的供销社公司上班了。她一个月回不来几次,我一直没碰见她。后来,我就把你打电话这事给忘了,对不住,对不住!”
“程嫂,您客气了,抱歉,是我麻烦您在先。”
挂断电话,白恪言难掩脸上的失落。
偏偏这个时候,在最尾排队,等待打电话的韩栋,一直很得瑟。
见白恪言出来,韩栋拦住他,感恩戴德,“兄弟,你上次借给我的钱,我托家人买了一顶的确良帽子,送给小莉的父亲了。我未来的岳父非常喜欢,他已经不生我气了,说等我转业,就给我和小莉办喜酒。”
韩栋诚恳道:“谢谢你,恪言。没有你的帮助,我对象就跑了。大恩不言谢,我真的无以为报。”
白恪言看了他半天,最终开口,“其实,你还是可以报的。”
“……?”
韩栋只好问:“那要……怎么报?”
白恪言:“把你这个月的三分钟……借给我。”
韩栋瞪大眼睛:“兄弟,太狠了吧!我也只有一次机会!”
“如果为难,就算了。”
相识以来,白恪言极少开口托人帮忙。韩栋不得不猜测,这次,白家一定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对象已经稳定,兄弟的忙不能不帮,韩栋想了想,还是忍痛让出了机会。
“谢谢,回头我送你几块的确良。”
白恪言重新回到话务室。
思忖片刻,这一次,他拨通了上海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