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一家欢喜一家愁,虽说此役以太子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但结果对穆家而言却称不上是值得欣喜的好事。

午后穆家派人来接两位小姐,临行前皇后交给穆清清两封信。一封是给广恩侯,一封是给老太君,“我会给家里交代始末,回去之后,你也不必担心解释的问题。”

穆清清捏着两封轻且薄的信函,如千金沉重。

“盈盈失身于五皇子,嫁是肯定要嫁的,侧妃已是我能为她争取最高的名份。”正妃则不必想了,不说五皇子与贤妃不同意,拥护他们的党羽官臣也不可能让敌对的母家人来坐这个正妃之位,“嫁过去会苦一点,但只要太子不倒,只要姑母还在,穆家就是盈盈永远的后盾,那些人不敢动她的。”

这话不止告诉穆清清,临行前皇后也给穆盈盈说过了,可惜的是穆盈盈仍不能接受现实,到底是听不进去。

“关于穆裴两家的婚事,我在信中亦有写明,你祖母与父亲看完就会明白怎么做。”

皇后松开她的手:“你且宽心归去。”

这日过后,皇帝发了两道圣旨。一道给了五皇子,赐号为康,分邑赏俸,赐婚择娶中书令文氏之女为正妻、另立穆翰林嫡女为侧妃。另一则给了四皇子,赐号为毅,分邑赏俸,选址建府。两位王爷均得到了入朝议政的机会。

赏樱宴后,穆家除了穆五小姐即将嫁为康王侧妃一事引人纷议,另一桩则是穆二小姐与户部尚书之子裴郎君退婚之事。

后者在京城引起不小争议。有好事者挖出退婚之前,裴成绎与沈南霜已有私相授受之嫌,眼下真遭退婚,当事两家虽未站出来多作表态,但有不少人认为此事应当咎结为男方的不是。

当然,裴成绎君子之名在外,倍受京中女子争相追捧,于是她们有志一同地将矛头指向涉足的第三者沈南霜。

自从穆裴两家退婚之后,沈南霜再没见过裴成绎。她不知道是裴家限制了他的行动,还是裴成绎的个人行为。

随着两家婚事告吹,沈南霜被迫成为万人唾骂的对象,这让她感到既愤怒又无力。明明上辈子她在嫁予太子之前也与裴成绎保持紧密私交,但那时知道的人并不多,根本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沦为众矢之的。

难道就因为这辈子她做出了选择的改变,让上辈子本应隐忍不发默默守候在她身边的裴成绎今世冲动提出退婚,害她现在不得不沦为饱受争议的第三者?

当初就该劝裴成绎不要那么冲动行事,至少应该等舆论的风向转接到穆清清身上,让世人知道退婚的原因是出在穆清清身上,才能引导她们将不善的目光投向穆清清而不是她。

沈南霜不禁懊悔,果然现在的裴成绎还太年轻,无论是计谋还是设想都不比后世的他深思熟虑。如此不成熟的裴成绎不仅没能帮到她,反而把她带进坑里。

如今就连她想找裴成绎商量对策都找不着人,心底的烦躁与不安与日俱增,沈南霜忍无可忍,暗中托人递信出去,趁着午后无人注意偷偷离开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