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只有更差,没有最差。
高红梅家和杨秀玲家就住在最外边,中间就是各个邻居们,至于小院深处最里头的一家,苏玥就不知道是谁了,自从搬来小院儿她就没见过那家人。
她不禁想,这年头省城普通人家的居民尚且如此状况,更不用说什么县城、镇、农村了,苏玥庆幸自己有空间,不然怕是过得比他们好不了多少。
可惜了她空有食材却没有手艺。
大家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却只能望梅止渴。
……
小院儿的傍晚最是热闹,邻居们聚在一块儿聊天唠家常。
不过搬来五六天了,苏玥也没有下来跟大家接触,新鲜感使她无论走到哪里,总能成为众人的焦点。
苏玥目不斜视,径直出了院门。
“可不是!那面条闻着,比吃肉还香!”
“真有那么香?我不信。”
得多精贵的面条吃起来比肉香。
“嘿!你别不信!我家大毛都……”
“杨姐。”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巷口的津津乐道。
大家伙抬头一瞧,是苏玥来了。
她今天穿了身白衬衫配黑色长裙,走起路来在空中飘曳,别提多好看。
洋气地很!
“苏玥妹子下来了!”
王婶朝她挥了挥手:“哎哟,苏玥来了,来来来,咱老姐妹几个刚聊到你呢,话说你那面条咋做的?我想请教请教来着。”
隔壁的包文雅狠狠嗤笑她:“王婶儿,您家买得起细粮?别逗了,请教啥呀。”
她的话引来哄堂大笑,王婶啧了声,皱眉赶他:“去!别捣乱,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以后买不起,那我学会了一门手艺以后做面条就不怕了。”
包文雅笑得筷子都握不住了:“那您可真是远谋深算。”
王婶听不懂成语,不耐地挥手:“什么蒜啊蒜的,不跟你废话!”
杨秀玲笑眯眯地拍拍王婶的肩,王婶狠狠睨了包文雅一眼。
“人家都说香油滴几滴到面条里,那香味儿能传老远,隔着门都能闻到,吃着什么,什么无穷的……”
“那是回味无穷吧!”包文雅憋不住,再次哈哈笑她。
“去!别捣乱!”再瞪一眼混丫头,王婶突然变脸,笑容衬得一张脸满是褶子:“大妹子,你那面条里一定放了不少香油吧?”
要不然那味儿咋隔着楼梯都能传下来,把她小孙子都馋上去了。
苏玥甜甜一笑,说:“抱歉呀婶子,那面条是老太太做的,我哪儿会做那好吃的东西。”
况且她真不知道泡面的配方啊!
“啥?张老太做的?”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做出那么香的面条?
不仅王婶不信,其他人也不信。
“那不能够吧,张老太盐和糖能分清吗,咋还会做面条?”
不过想想,那张老太年轻时候家里可不穷,家里做生意有点小钱,见过的世面多,会做面条也不稀奇。
可她年纪都那样大了,平日里脑子也不清楚,有时候说话都不利索,还能做恁好吃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