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府在春城的防疫处只有二十几个人,他们的条件也很不好,设备非常简陋。
赵立冬相信,自己的工厂只要建设起来,就是世界一流水准,科研条件远远好于防疫处。
防疫处这个条件,都能在两三年的时间里面量产青霉素,红党没有理由做不到。
至于人才,赵立冬是最不担心的。
中国这方面的人才虽然不多,但是仍然有不少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人才和本土培养的人才。
现在是战争时期,这些人学无所用,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如果自己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科研、生产环境,再给他们一定的报酬,一定能够招揽到优秀人才。
在技术、工艺方面,赵立冬还有一个巨大而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他了解青霉素研发的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流程。
目前,即使美国在这方面,也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没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确定的技术方向。
但是作为穿越者的赵立冬,知道后世的技术方向和成熟的的工艺流程,可以大大减少试错成本。
这一点,要归功于赵立冬的表哥。
他前世的表哥就是制药专业毕业的,曾经力劝赵立冬学习制药专业,经常带着赵立冬到制药厂去参观,给他介绍各种设备和制药工艺流程、原材料等等。
表哥介绍的,恰恰就是青霉素的生产技术和流程。
<center>-->>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