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七章欧战转折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1975 字 11个月前

归根结底,就是儒家太聪明了。就像某一个阶段,后世流传的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那就是:“你爱国,那么国爱你吗?”

结合儒家的观点,“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个观点,恰恰就是诠释了仇寇理论,至今传为美谈。可问题是,谁可以代表国?君能吗?一个君主昏庸无能,难道就要勾连外国,把自己母国灭掉?

这是何等荒诞的观点?

儒家培养了太多明哲保身的聪明人,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理智的聪明人。但这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靠的是无数偏执的守望者,而不是聪明人。

这就像当年迎着炮火,明知必死却依然含笑冲向敌阵的士兵,胜利与否与他们已经无缘,他们只是知道,必须有人去慷慨赴死。

如果人人都像儒家门徒一样,精打细算,计较得失,那么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在的中国。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永远都会需要有人来牺牲。

从中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依靠的是数亿农民,用交公粮的方式,养活了一亿四千万工人。

全旭仔细翻看历史书,也可以轻易的看出问题,汉朝虽然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因为汉武帝执行的是外儒内法,儒法合一。等汉朝完全尊了儒术,汉朝也灭亡了。

当隋唐时期的时候,李渊和李世民自认老子是他们的祖先,尊的是道教,所以才有了盛唐。

全旭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无论是外籍学者,还是本土诸子百家,都有用武之地,顾炎武的动作效率是非常快的,可能是因为全旭这个皇帝在南京城的缘故。

就在南京城的夫子庙一条街,张贴了拆迁告示,这个时代的百姓远不像后世的一样,他们实在是太畏惧官府的威慑,原本以为需要倾家荡产,可是当官府给予他们一比一点五倍的补偿之后,所有拆迁户就兴高采烈的拿着钱搬家了。

这一次规划,南京城一次性修建五百座豪宅,用来安置江南大学的老师,同时,江南大学也学习了辽东大学的管理模式。

采取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并且向南京都督府请示,每年聘请五十至一百名教官为江南大学的大学生进行培训。

对于这一点,全旭是非常赞同的,无论这些大学生将来是分配到政府部门,还是民政部门,对于军事知识的了解和熟悉,有备无患。

在这个时候,全旭接到了经过多次转递,抵达全旭手中的情报,法国和西班牙帝国正式开战。这场战役是法国人率先发起的,在法国孔代亲王(波旁家族)亨利二世·德·波旁率领18000名法国步兵、2000名骑兵和30艘战舰,突袭了西班牙北部小城富恩特拉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