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狐仙只是实话,瑜小姐和徐从的碰见

他寻着肉香,离开家里,穿过外面小路,挤入了庙会街的人潮。

加了红曲米的卤肉看起来色泽鲜红,很有食欲。他走到摊旁,略微躬下身子,看了几眼。

这是一个狗肉摊。

他觉得这卤好的狗肉像胡老爷身上的肉。

都是一样的畜生。

“能尝一下味道吗?”

徐从压下口中分泌的唾液,问了摊铺商贩一句。

一般的乡人问价尝味,狗肉摊的店家都会循例切上一片薄薄的肉,供他们品咂。更何况是眼前穿扮像上流社会人员的少爷。

店家提起一把细长的剔骨刀,以精湛的手法切了一片肉,递给了徐从。

“这位少爷,尝吧……”

“咱这的卤肉,保管你吃了一次,还想吃第二次。这是早上刚卤的,肉还新鲜着呢……”

店家用毛巾擦了擦手,驱赶了一下周围的苍蝇,乐呵呵道。

肉送入了口中。

从舌底涌出的唾液迅速填满了这片肉。

徐从嚼着,他边吃边赞,“确实好吃,吃起来很香,你给我称上半斤,哦,不,称上一斤半,我带回去让家里面也尝尝。”

今天响午饭,羡安也买了庙会街的肉菜。

她为什么没买卤好的狗肉?

他又开始寻思这件事。

提着用油纸麻绳打包的肉菜,徐从没着急回去,仍在逛庙会。他左看看,右瞅瞅,一些事物他能提起兴趣,一些提不起来。

糖葫芦、捏糖人、竹蜻蜓等小孩的玩具,他看腻了。

哪里都有这些东西。

以前没富贵的时候,没碰过,富贵后,没碰的闲心。

路口有说书的,他驻足了一会,听了会故事。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首……”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是龙争虎斗……”

念了几首定场诗后,说书人在大槐树树底下饮了一杯热茶。等一口气饮尽了,他不舍的合上茶盏,掏出在背上插的白纸扇,一甩,再一拍醒木,就开始评书。

“话说这河北有个姓冯的书生,年少爱慕美色,时长三五结伴前往青楼买醉……”

山羊胡的说书人将脸凑到徐从面前,定定的看了他几眼,“一次,在他外出撒尿的时候,他碰见了一个红衣少女,要说这少女啊,二八佳人体似酥,手嫩的出水,胸前大的像冬瓜,屁股大的像磨盘,凑近了,都能闻到她身上的香味……”

书是说给庄稼汉听的,言辞粗鲁,实乃寻常。

徐从继续往下听。

“见这女人一次,冯书生连魂都被她勾了去。可他怎么也找不到这少女的来路,想要聘其为妻,但不找女人的娘家。有一天,他无意间跑到一间荒寺,碰见了这少女……”

“这少女一家人住在荒寺里面,她叫辛十四娘……”

“有个叫楚公子的。冯书生酒后失言,骂楚公子,说楚公子的文章稀松平常,之所以能取第一,是因为他有一个做大官的爹……”

“于是冯书生被捕入狱,这辛十四娘啊,就开始救自己的相公。你猜她是怎么救的?皇上跑到妓院寻花弄柳,她也扮成章台人,和皇帝欢好,弄完之后,她告诉皇帝他丈夫的冤情……”

“只不过她说自己是冯书生的女儿……”

听到这里,徐从已经大致明了,这说书人讲的应该是聊斋话本里的《辛十四娘》。只不过为了适合说书,说书人将其添油加醋改编了一番。也正是因此,他一开始没听出来故事的原本。

他从怀里掏出了几个铜子,挨个放到了树桩上的瓷碗里,就转身欲要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说书人一拍醒木,再一次定定的盯着他,“这轻薄的话啊,往往出自文人之口。要说冯书生有什么错?他只是酒后说了一句实话,就差点酿成了杀身之祸。如果家里没有一个狐仙,怎么能从牢狱中释放出来,获得第二次生命?”

徐从将要转身的身子一定,怔住了。

是狐仙冥冥之中的提示?

还是巧合。

他被捕入狱,冯书生被捕入狱。胡老爷救他,辛十四娘救冯书生。最终都是一样,狐仙离开了他,辛十四娘离开了冯书生。

“那狐仙呢?”

“狐仙跑到哪里去了?”

“辛十四娘没陪在冯书生身边吗?”

有后入的听众,没听到关键处,于是紧忙询问道。

“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