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青天大老爷

“今天本官是来参加徐家的满月宴,不是来视察乡里的,不必行此大礼……”

刘昌达照着陈县令的腔调,当起了逊清的官。

跪地的乡党们,于是起身。

“你看……”

“什么新思想,就是个皮。”

“官还是官,民还是民。官以另一种秩序凌驾于民罢了。”

新徐宅门口,徐书文同田慧兰也到了场。他们听闻刘昌达赶至了徐从家里,也迫不得已提前参加满月宴。

贵客后至这是规矩。

在场之人,没有一人的地位能高过刘昌达的。

夫妻俩刚到,就看到了这一幕,于是徐书文借题发挥,劝说妻子道。

妻子是他最坚固的同盟,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如果连妻子田慧兰都不能做他的信徒,那么他这套说辞能否说服族人……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清官未必不如民国的官。”

“你看,有人搞复辟闹剧为的是什么?还不是现在这日子活的还不如在逊清的时候……”

他低声道。

“这是真的……”

田慧兰听到刘昌达这句“本官”,心里信了一大半。

她出身书香门第,对外界的改朝换代有过深刻了解。知道如今的县衙是县公署,县令是县长,县长自称为“鄙人”而不是“本官”。

一个简单令人发醒的问题。

县长自称为“鄙人”,那么他就不是官了吗?

“现在……外界闹的风风雨雨,就是想打掉咱们这批旧的财东,然后再扶持一批新的,听他们话的财东……”

“理由……冠冕堂皇,但落到根处,千古不变。”

徐书文握紧了田慧兰的手,声音低沉。

在这一句句话中,秀才之女的田慧兰信了丈夫的说辞。也由不得她不信,徐书文给他条缕分析的理清了外界思想动乱的根本。她在这一刻,成为了徐书文的信徒。并且以一个传统女人的身份,给丈夫最大的支持。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不过还未等徐书文携妻踏入新徐宅的门槛,塬下的郑乡约就已骑马赶了过来,抢先入门。他对刘昌达做了个揖,道明了自己的身份,开始攀起了关系。

“乡约?”

“郑乡约?”

刘昌达仔细琢磨起了这个人的官职和姓名,“你……是以前的郑保长吧?徐从提起过你。几年了,你当上乡约了?”

他回想起自己未当官时,徐从给郑胥吏送礼的那日。

那是他头一次怜悯自己的门生。

记忆犹新……。

或许也是那刻,细君将徐从当成了自己儿子一样照顾、

因为他们走的每一步,脚……都在痛。

“是……是我……”

“乡约……是大家推举的我……”

郑乡约暗道倒了血霉。

他今日是不打算过来的,但刘昌达好歹也是县长,莅临一村,他这个乡约却不作陪,怎么也说不过去。

严重点,不前来拜见就是渎职罪。

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徐从和刘昌达的关系竟然这么亲密。也是,连弟弟的满月宴都来参加,师生二人怎么可能不亲密。

“来,坐,你是乡约,坐也要坐在我旁边。”

刘昌达拾起一张椅子,让郑乡约坐在徐三儿给他安排的座位旁边。

他的这一番表态,似乎只是平常的上司接待下属的表现。

待郑乡约诚惶诚恐的入座后,他开了腔,“我听闻啊,郑乡约在附近乡里官声不错,有谁给我举例举例……”

郑乡约摆手,说:“不用。”

固然他确信自己已经将薛庙村、徐家堡子等附近几个村落的乡人训练成了牛羊,让他们往东,他们绝不敢往西。但羊群内出现一两个刺头,实在是寻常之事。有了刘昌达这“青天大老爷”撑腰,谁知道有哪个存着坏心思的人上前作证,将他所做的坏事全部抖落出了。

他一边说着不用,一边用狠厉的目光盯着在场的乡民。

他有自信。

哪怕将他革了职,他们郑家还是能报复在场的乡民。当地有个民谣,叫“塬上徐家,塬下郑家”。他们郑家和徐家等等这些老势的财东,主管这附近乡里的一切。谁敢乱说,仅动用一些手段,不让乱说话的人租他们这些财东的地,就足以断了他们的口粮,断了他们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