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还政于朝之归魏 楼顶 1569 字 2022-10-03

这一日,一如往常的大朝会。

宫中早就有消息隐隐传出,当今的皇帝陛下,要在年后御驾亲征,坐镇长安。而且传闻就在这几日,便会做出最后的决定。

只见那高高的龙阶之上,皇帝曹丕闭目端坐在龙椅之上,一言不发,而大殿之内也是安静的吓人。

良久之后,曹丕才缓缓的睁开眼睛,“众位爱卿,如今公孙渊叛乱迄今已经有四个来月了,不知诸位可有破敌之策?”

话音方落,只见一名中年大臣手持象牙芴板缓缓走了出来,定睛一看竟然是那曾经随军北征的太仆孙礼,“启禀陛下,微臣有本。”

“爱卿,快快奏来。”

得到了曹丕的首肯,孙礼开始夸夸其谈,“臣遵旨,微臣愚以为。当下之战局,表面上看起来冀州和并州大压力最大,可是最需要援助的,反而是雍凉二州。那冀、并二州虽然有着三十余万的叛军,可如今因为天寒地冻的,北地孤苦,而此二州大多城高墙厚,叛军反而不易攻破。

更何况司徒陈群大人镇守信都,而且冀、青二州的十万援兵,已与数日之前,到达了冀州和并州的北方边界,虽然兵力仍有一些捉襟见肘,可是那叛军想要南下一步,反而难了。

可雍凉二州就没那么简单了。一来,雍州之地十不存三,那鲜卑单于轲比能雄才大略,如今率兵数万,对我长安关中虎视眈眈。二来,凉州四郡之地,如今也只剩下了敦煌、武威二郡。若不是刺史邓艾和太守仓慈平日里有所准备,恐怕也早已沦陷了,到如今凉州的他们已经坚守了四个月了。因为叛军隔在了中间的缘故,我朝廷的援兵即使是想要救援,也得先打通道路才是啊。

如今,最不需要担心自然是益州,有钟会将军和郭淮将军在,平定北部叛乱那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平叛的前提是北方的轲比能、姚士祥他们不会挥兵南下,由此可见雍凉的战局,实乃我平叛之第一要务啊。”

“孙礼大人,所言有理,臣深以为然。”

孙礼堪堪讲完,又有一位同样身着赤色武将服,头戴武弁大冠,手持象牙芴[wu]板应声走了出来。竟是那曹氏宗亲,执金吾京畿守备大营统领曹真,曹子丹。

“启奏陛下,臣以为,要通雍凉,首通河西。臣愿领兵十万,踏平鲜卑,取轲比能头颅献于御前。”

“陛下,末将也愿往。”

“陛下,末将仅需一支偏军,便可打通河西。”

“老姚,你就别吹了,就你那两下子,还是让我来吧。”

“嘿,你个老王八比老子也强不到哪儿去”

承明殿内的众将们,见到曹真请战,也纷纷争先恐后的自告奋勇。

曹丕见到朝堂内纷乱嘈杂,但却特别活跃的请战气氛,并没有因此烦躁,反而哈哈大笑,这也是自叛乱以来,朝堂上所见到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数不多让人振奋的情景了,“执金吾不愧是我曹氏子弟,果有大将之风。卿等也要莫急,朕自然会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自古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君臣一心,那些宵小之辈,授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