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一听是绣品上的事情要帮忙,张翠英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忙去洗手,擦干净了手,就和周大娘一起,忙活了起来。

福小芸就在边上陪着呢。

刺绣的事情她也不懂,不过这两天的天气已经有点儿冷了。

她怕娘亲的手待会儿会冷,僵硬了可就不好用针线了,就去找周叔,帮忙搬了一个火炉进来。

在炉子上还架着一个水壶呢,能一边烧火,一边烧水。

这一忙活,就是一整天的时间过去。

福小芸在边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更多的时间是将张大夫给她的医书拿出来随意翻看一下。

说起来,古人的智慧还是很厉害的。

张大夫给她的医书,似乎是张大夫家里传下来的书,里面记载了好些以前张家人悬壶济世时,遇到的一些病例呢。

其中好些,都还是福小芸所不知道的。

古人条件不好,他们往往会想更多的办法,只是可惜的是,就好像鲁班的技艺一样,有些东西,在岁月的长河当中,失传了。

福小芸认认真真看着书,不知不觉到了傍晚时,就听见了一边周大娘那儿,欢喜的笑声。

“翠英呀,你真厉害。这要是换了我呀,这没半个月怕是都弄不好这一幅绣品。倒是你,这才半天的时间,就做好了!”

周大娘高兴得很,笑呵呵的,又看向正在烧水的福小芸,道:“小芸呀,快倒杯水来,你娘一下午都没喝几口水呢,怕是口渴了。”

“来啦——”

福小芸答应着,顺便就将火炉底下放着的两块红薯也给掏了出来,递给了张翠英和周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