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她从小到大读过的书不多,人生阅历也简单。

可那会,那时那刻,面对对门的男人,冗长时间,她最终还是挑挑拣拣,挑出了那句曾经在新闻工作中,疗愈了许多当事人,也让事故旁观者备受触动的名言警句。

而后t 。

在楼道间独属于两人的灯光里。

她就如此对上他抬起的眼,以最真切的情绪,与他说。

……

已经离去的老人有个很好听的名字,王怀景。

把少年领回家门的那年,他是已经退休了的数学老师,曾经在市里最好的高中一中任职,没有桃李满天下,名声却也是远近闻名。

少年刚住进公寓的时候,老人以怕人不识路为借口,每日放学都去校门口接人。

后来随着时间渐长,这个借口听着荒谬,也不管用了。老人就改成说是整日闲着,想和昔日共同奋战,如今还在教学一线的同事叙叙旧,这才老往学校跑,而把少年接回来只是顺便的事。

老人每日变换着叙旧的对象。

从不熟知的人名,到偶闻几遍的其他年级段长,再到任职少年班级的数学老师……

那一天。

少年就如此听了一路,老人说着与数学老师相谈甚欢的种种,到了归家,他在书桌前坐下,老人又端着一盘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新鲜草莓,在少年身旁坐下,继续讲述。

那时候,两人的关系还是陌生。

那时候,老人和少年,还是一个在说,一个在沉默。

那时候,祖孙俩也还是不太像祖孙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