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京师啊!”
用时月余,黄履庄终于从南京抵达北京城,望着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着生机的城市心中无比感慨。
其实由南京至北京,最为方便的当然是直接坐船抵达。从南京顺长江而下,至上海后换海船北上天津,再由天津抵达北京城,如果快的话至多七八日就能到达北京。
但黄履庄却没走这条路,而是渡江先至江北,由江北走运河北上,在通州下船后再沿官道入京。
之所以这样安排,那是黄履庄中途去了一趟杨州。
黄履庄是杨州人,十年前离乡南下后再也没有回去过,而如今他已官居三品,借北上入京的机会返乡也是人之常情。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黄履庄虽是大明科学院院长,当今圣上的重臣,平日里对于日常事务并不热衷,但这件事却是无论如何要做的。
何况,在南京时,黄履庄成婚,娶了自己的好友,如今军机大臣曾逸书的妹妹为妻,夫妻和睦,三年前曾氏为黄履庄产下一子,这令黄履庄是欣喜万分。所以这次路过杨州,黄履庄要带着妻儿为父母扫墓,以告慰长辈在天之灵。
“爹爹,这就是京师么?”一个小脑袋从车里探出,瞪好奇的眼睛看着前面高大的城墙。
这娃娃正是黄履庄刚满三岁的儿子,黄履庄给他起名为黄广陵,这个名字的用意是为纪念家乡,同样也有为感激朱怡成当年知遇之恩。
作为一个不是正统读书人出身的黄履庄,居然能做到三品高官之职,这才历朝都是极为罕见的。何况黄履庄如今还是大明科学院的院长,这个职位起初并不起眼,但这些年大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院在大明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铁路的修建和规划,更让科学院为世人广为所知,而黄履庄这个三品官在某种程度而言,甚至比二品的尚书更重。
“这就是京师,爹爹我之前来过一回,没想到如今的京师同当年已完全不同了。”黄履庄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微笑着说道,边上曾氏抱着孩子,生怕马车颠簸不小心磕着,面容同样带着微笑。
“爹爹,你不疼陵儿。”
“为何如何说?”黄履庄奇怪地问。
“如爹爹疼陵儿,当年为什么不带陵儿一起来呢?一定是你自己偷偷来的,是不是?”小家伙转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突然间奶声奶气地问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