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口,瞬间,现场反而安静下来。
似乎不太相信。
而墩军的反应情有可原。
二十两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这个年月,辽东那些士卒的饷银,一年下来,也就二十来两。
注意,这还是纸面上的饷银。
实际到士卒手上,恐怕要打不少折扣。
至于打多少。
完全取决于上官的仁慈程度。
而宣大一地的饷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辽东那要少不少。
基本上只有十五六两的样子。
就算是这样,相对来说,士卒的饷银,还是不错。
像大明大部分地区,一些州县的衙役,工食银只有十一二两。
困难一点的地方,甚至是七八两。
这可是一年的钱。
那么,赵阳每人发上二十两,对于墩军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崇祯九年,物价还算比较稳定。
一两银子能买到一石米。
当然,这不能跟明代中期比,万历年间,一两银子能买到四石米。
若是碰上丰收年景,七八石都不在话下。
而目前来说,一石米是一百二十斤。
那么二十两,可以买到二千四百斤。
如此一来,二十两的粮食够十来个人,消耗一年。
所以,墩军的反应很正常。
随即现场一下子轰动起来。
他们对赵阳充满感激。
甚至部分墩军,大声呼喊出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宋老三没有阻止下属高兴。
而且,他已经提前得到赏赐,比墩军要多很多。
周围气氛很好。
这是赵阳希望看到的事情。
军心稳定,对于偏岭墩的稳定,至关重要。
随后,赵阳准备趁此机会,宣布一个决定,这个想法酝酿许久,此时正好合适。
“周山,你站到前面来。”
周山同样处于兴奋中,跟宋老三一样,他得到的东西更多。
所以 听到赵阳的话。
没有迟疑,立即走了上去。
而赵阳看着众人,等视线集中过来。
就宣布道:“现在,我任命周山为偏岭墩管队,负责……”
听到这样的消息。
那些墩军高兴之余,都投去了羡慕的眼神。
就连宋老三,都感叹不已,搭上把总的车,直接成了管队。
运气真好!
至于周山本人,那更不用说,如今,他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