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此外,家里的粮食也不多,翻看原主的记忆便知,是被原主娘吴老太和原主大嫂范招娣拿着袋子兜走了。

北方秋收的时间早,如今是76年的九月份,再有几天队里会组织社员秋收,到时沅昭也得全程参与。

秋收那半个月是全大队动员,即便像二妮一样小的孩子,只要能走能跳,也得拎着草筐跟在大部队后面捡稻穗麦穗。

这些捡来的稻穗麦穗队上默认都可以带回自家,有些人多的人家每到这时都会嘱咐自家的孩子卖力。这原本也没什么,可够不上下地赚工分的孩子里也有年纪大脾气也霸道的,自己捡不到便抢别的孩子草筐。

原主的记忆里就发生过不少这种事。况且这俩孩子一向性格怯弱,肯定是那些刺头小孩的首要目标。

沅昭也不在乎那一星半点的粮食,最重要的还得是两个孩子能安全回家。

估摸着睡觉的时间,沅昭进厨房一趟兑好温水,回来掐着点儿将大娃和二妮喊起来,“去厨房洗把脸清醒清醒,然后帮我洗菜,晚上咱们吃炒腊肉。”

“肉!”大娃和二妮瞬间就清醒了一半,听话地跑去洗脸。

在他们洗脸的时候,沅昭嘱咐:“过几天秋收,你们两个也要下地,就跟在大人后面捡稻穗。到时候一人一只草筐,不跟别的孩子抢,也别捡太多,知道吗?”

大娃抬头,“可是娘,小孩子捡来的粮食可以带回家。”他眼巴巴瞅着沅昭,那眼神好像在说‘咱家现在很穷,他得努力捡很多的粮食才够吃’。

“那也不能捡!”沅昭脱口而出这句话,紧接着在心里感叹,果然有时候养孩子就要发扬一下专·制大家长的理念,“你们两个做做样子就行,别紧跟在大人屁股后头,记得离那些机器远点儿,知道吗?”

这边耕地的面积广阔,单靠人力短时间内根本收割不完,所以县城农业局会派拖拉机下来帮忙。

“谁记住我说的话,秋收完以后,我给谁买糖吃!”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有必要的。

果然,小孩子都抵不过糖果的威力,刚才还想着捡粮食养家的大娃现在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点头,“知道!”

二妮也喊:“知道!”

等大娃二妮洗漱好,沅昭拿梳子和头绳来,搬着凳子坐到院里,对二妮摆摆手,“过来,我给你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