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顾家门口, 沅昭照例先喊了一声, “周婶子,我来还自行车!”
听见动静周老太连忙过来开门, 看到沅昭手里的筐, 问道:“丽丽还叫你捎东西了?”
“没有。”沅昭说:“里头是棉花, 我想求婶子帮个忙,给大娃和二妮一人做身棉衣。”
家里有厚棉被,是原主和赵建业结婚时备好的,足足有八斤重,被子大到能让她和两个孩子都睡进去。
棉被是有了,但两个孩子却还没有棉衣。虽说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封路,家家户户都猫在炕上窝冬,几乎不怎么外出因此也不大需要棉衣。
但沅昭觉得有总比没有好,遇上个万一不至于连衣服都没得穿。
她自己的针线活水平也就能缝个扣子,大娃倒是比她好,不过缝个袖子就顶天了。指望大娃做棉衣,还不如指望她。
“成!”周老太没有犹豫一口应下。
这段时间两家的孩子经常玩在一起,有时候在外边,有时候去各自家里串门。
大娃和二妮过来串门的时候真叫一个有礼数,不乱看不乱问,吃的东西更是半点不碰,也只有渴了才去倒碗水喝,懂事得叫人心疼。
小四带着小山小花去赵家串门回来,哪次都没空着手,炒栗子炒核桃是常有的,有次还带了小麻花。
听丽丽的话,本来是想多照顾照顾这家孤儿寡母的,到头来却是他家的几个孩子回回占人家的便宜。
可叫一向要强的周老太心里挺难受的。
因此一听沅昭有事要帮忙,她立马就应下来。
“那下午晌我去给俩孩子量量尺寸。”周老太笑着问道:“做棉衣的时候要给孩子做大点儿不?”
“大一圈,里面好套衣服。”沅昭想给两个孩子做的棉衣有点特殊,“我想在脖子这个地方加个帽子,用扣子连接,然后左右缝两个兜,里面也缝个兜。多出来的棉花和布,做成棉手套和棉鞋,缺什么您跟我说,我再去县城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