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都是空着手去的,买东西是不可能的,就是孩子都没买过东西,而且他脑袋里压根都没这个概念。

当赵三哥再次来城里,是拉了一车豆腐来的,是的,他决定卖豆腐。

赵三哥在生产队做过豆腐,一手卤水点豆腐的技术全村都伸大拇指,做多了,一块豆腐用豆子多少水多少,掂量一下就知道了,县城卖的那些豆腐,他很是不屑,不是用料太多就是太水。

事实证明,赵三哥做出来的豆腐的确受欢迎,虽然水,但看上去是嫩的,吃着还香。

他晚上把豆腐做好,第二天早上起早将豆腐拉到县里卖,正好赶上饭点,好卖的很。

这天冷了,也不用担心坏掉,可以卖一个冬天,赵三哥一想到这就乐开了花,摸摸怀里的几张小毛票,最终还是没舍得称肉就回家了。

眼看着连赵三哥这小肚鸡肠的买卖都走上了正轨,赵二嫂和赵四嫂都急了。

一个男人老实不知道咋干,一个男人觉得丢人不干,没办法只好自己干,买鞋底、鞋帮,大人的孩子的老人的,还别说,真有买的,只是少,可几分几毛的利润还是可以的。

赵文韬知道赵三哥和两个嫂子的买卖,他觉得挺好,他希望他们的日子都过起来,省的总盯着他。

赵父赵母也很欣慰,买卖东西虽然不好听,可也是正道,是为了过日子,没啥丢人的。

“比着过吧,看看他们哥几个谁过得好。”赵父道。

赵母缝着棉衣,对此也赞同道:“省的闲得慌在家叽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