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的赵二嫂嘴都合不拢了,照这样下去,说不定今年年底就能还清房子的钱!

“咱们再买几只兔子吧。”看到了钱,赵二嫂自然觉得兔子养的太少了。

赵二哥也很高兴,点头同意:“那咱们买多少呢?”

赵二嫂刚想说个数,可想想还是道:“你打听一下村里的其他人,看看他们都又买了多少兔子。”

“咱们买咱们的,看其他人干啥。”赵二哥不解。

“你问那么多干啥

,叫你打听你就打听得了!”赵二嫂觉得打听一下,心里踏实。

要是其他人也多养了,那他们就多养,要是其他人少养了,那他们就少养,这在心理学上,叫风险平摊。

赵二嫂虽然不懂心理学,但这不妨碍她做出本能的选择。

不过另一方面赵三哥却没像赵二嫂那样,他是个精明的。

赵文韬说靠山屯的兔子在县城很火就去打听了,那时候兔子戏还没演火,但他却打听到县城里吃兔子人很多,于是当即就从赵文韬那里买进三十只兔子!

他买下来没几天靠山屯的兔子就火了,外村的就来买兔子了,不过大多数去了赵文韬那里,而他也没在村里卖,而是带着兔子去了县城周边的村子,说自己是靠山屯的,兔子也是靠山屯的,还将村里开出的介绍信拿出来给人看。

人家一看真的是,就要买,他当然不会按照平价来卖了,就出了一倍的价钱,还别说真卖出去了!

赵三哥乐的就别提了,三十只兔子他比平时多赚了一倍啊,还只是养了几天,简直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