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君肃每天待在府中,跟坐牢一样,整日里长吁短叹,杯弓蛇影的,就等着黄明远对他的判处结果。他一会想着要宁死不屈,就是黄明远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也得梗着脖子对抗到底,他作为堂堂崔氏子孙,还能受一个黔首的逼迫;一会又想着事已至此,就是向黄明远低头也没什么,想堂堂的突厥可汗和高相国都折在他的手上了,自己服软也不丢人。
崔君肃其实对于天德城倒塌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他还真不知道,这也是他天天忐忑不安的重要原因。范楷、陈松往日的一些小动作他倒知道,而且自己还分了一杯羹。但这种事皆是心照不宣,自己也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
崔君肃当时并不担心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况且事情都是他二人办的,出了事也跟自己无关。
崔君素自问自己身为高门大户子弟,根本不需要贪赃枉法,但他不能保证手底下这些人也清廉如水。事实上,崔君肃很清楚手底下很多人打着自己的名义在外四处招摇撞骗,但当时主要是为了招揽人手、对抗黄明远才大肆招揽党羽的。可他没法对这些人有效管理。他也不排除有人勾结陈松、范楷这两个兔崽子在中间以次充好、中饱私囊,而自己却蒙在鼓中。
现在范楷这个狗贼子为了活命,竟然敢牵连自己。早知这里面的水如此浑,自己何必跟李节争斗,趟这趟浑水啊。
崔君肃在自怨自艾又战战兢兢中度过了这几日。
崔君素毕竟是大同城的核心人物,没理由一直拖着,朝廷也会很快就会有处置。为了能抢得主动权,黄明远招来陈远、李子孝、凌敬三人来商议对崔君肃的处置。
对于崔君肃,黄明远并不喜欢。崔君素这种人骨子里带着世家子弟的傲娇,却并没有相对应的心机、才华。或许以后他们会身处高位,主宰天下,但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一个悲哀吧。
或许只有乱世才能让那些才华横溢如过江之鲫的寒门人才,脱颖而出几个吧。
这时陈远站起来说道:“主公,远认为我们不仅不应该上报朝廷重处崔君肃,反而还要在朝堂上帮着崔君肃进言,帮助他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