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卿当年因为不救援大同城的事情被下狱论罪,后来杨坚顾念赵仲卿旧日的战功,也觉得赵仲卿被下狱有些冤枉,便起复赵仲卿为石州刺史,后来又迁左领军将军。赵仲卿本属高颎旧部,又对黄明远忌恨,因此自是加入杨俨一党。而赵什柱是前相国虞庆则之妻弟,与虞庆则的宠妾私通,被其姐姐发现后,诬陷虞庆则企图造反,虞庆则死后被封为柱国。后来赵什柱与杨俨亲善,遂跟随杨俨一同政变。
二人皆是杨俨倚仗之人,此时携带天子诏书,杨俨并不担心二人不能夺军。
在杨俨看来,此时最重要的便是要挫败杨广的反攻势头。他们实力更强,只要打退杨广的第一波反击,杨广之势便会卸了大半,到时候便再无反击之士气了。
田元奉命出击之后,带领麾下主力八百余人出了大宝门,向排云殿杀去。
此时黄明远也占领马厩,又驱散了潘建所部,乃与赵才分两路向大宝殿出击。田元离着排云殿不远,与已经骑上战马的黄明远相遇,战斗立刻打响。
黄明远麾下不到田元所部的一半,但胜在有马匹依托,尽是骑兵。虽然仁寿宫内道路不宽,只能够两三匹战马并排而行,且无法加速,但骑兵对步兵有心理优势,尤其是在双方皆是阵型不整的时候。
黄明远先看到对方,立刻抽出长弓,张弓搭箭,向对面射去,正中对面一个领头的帅都督。
“柳述阴谋挟持天子叛乱,随我杀光逆贼。”
黄明远自持长戟为兵器,向对面杀去。因为在宫中,除了仪仗队之外,并无长兵器,更没有长槊之类的武器。黄明远眼看短刃不利于骑兵突击,因此将杨广的几十柄长戟分给众人。东晋之后,军队中戟逐渐为刀所取代。而戟主要成了代表地位的依仗品。像黄明远家门口便分列着十二把长戟,称之为列戟。
不过虽然是依仗品,但杀伤力并不减。
田元手下的备身府众人是官兵,而黄明远身后的则是护卫。正常情况下,护卫擅长单打独斗,而官兵擅长大规模演阵,这场大规模战斗,官兵的战力要优于护卫。但是备身府的官兵根本没有上过战场,甚至连天子遇刺之事都很少有。而黄明远身后的这些护卫,大多跟着杨广、杨昭征讨突厥,全是从正规军之中选拔而来的,战力不俗。所以双方的真实战力反而掉了一个个。
黄明远以数十老兵为锥,皆手持长矛,骑着战马,向田元所部杀去。此时道路两侧皆是高墙,难以逾越。而黄明远命人排成紧密的队形列阵,向前推进。田元看着对面的骑兵如一堵墙一般向他们冲了,而这些备身只手持短刃,根本没有阻挡的能力。黄明远所部越推越快,手中长戟纷纷刺中备身府官兵,而马蹄踏过,尽是尸横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