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竟手持盘龙棍,转身大步就要走下主楼。
石守信大急,跟在玄郎身后苦劝:“大人,万万不可啊!现在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大局为重啊!如果瓦桥关也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玄郎突然站定,转头盯着石守信,似乎有些犹豫。
但他咬咬牙,沉声道:“如果一城人都不能保全,我还怎么保全,天下人?”
说完,玄郎将腰间帅印取出,递给石守信,低声道:“你来守城。”
随即,玄郎走下城楼,翻身上马。
玄郎所骑的,是一匹黄膘马,高大健硕,很是勇猛。
玄郎一上马,黄骠马就发出高声嘶鸣,躁动不安。
玄郎左手勒住缰绳,右手持着盘龙棍,朗声点了几人,就要出城。
这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把凌灰看得有点懵。
她暗咐道:军人打仗,竟比我武林中人行事,还要麻溜。
看到玄郎就要出城,凌灰却突然有点担忧。
于是她又扯着嗓子,大声喊起来:“玄郎!玄郎!”
行事麻溜的军人玄郎,竟抬起头,将城楼之上的凌灰望了望。百忙之中,还冲着凌灰笑了笑。
清晨的阳光,落在玄郎的脸上,金灿灿的。
凌灰莫名地开心起来。
但开心是短暂的。只听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打开,发出可怕的吱啦声。
聚集在城外的难民,一拥而入。
玄郎的战马嘶鸣,一队人马快速奔出城门。
玄郎策马在离城门百米处站定,两米长的盘龙棍横在身后。他冷眼望着远方大漠,真如天神一般。
城头弓箭手如临大敌,纷纷拉弓引箭,蓄势待发。
果然,随着四面八方的难民涌入,不远处,出现了更大的尘土飞扬。飞扬的尘土之中,可以看到,黑色的人影,快速移动。
这些黑影,速度之快,远超聚拢的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