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明日我一定准时过来,多谢珍娘子了。”
沈珍连夜画了油纸伞的草图,她们那个时候汉服文化复兴,南方烟雨的镇上经常会举办汉服活动,沈珍去参加过两场,恰好就认识了位会做油纸伞的老人家。
老人家难得见有年轻人对这门技术感兴趣,沈珍讲了很多,这不,今日她就用上了。
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并不简单,单是伞骨和伞柄用的就是两种不同的竹子,还要经过蒸煮晾晒来达到除虫防蠹的效果。
第一批油纸伞主要就是实用,沈珍并不打算在外形设计上下功夫。
只有等到人们都认可了它的用处之后,那些伞面上的山水题词才可算的上是锦绣添花。
第二天杨桃花来的很早,她们燕家村虽然与杏花村相近,但是中途的路并不好走,更何况下了好几场的雨,土路都变得泥泞不堪。
杨桃花的鞋底子上沾了厚厚的一层泥,进沈家门之前在大石头块上蹭了好久,最后蹭完都感觉鞋底子一轻。
沈家不知道杨桃花来的这么早,正好就赶上了吃饭,杨桃花出门是带着蒸饼在路上吃了的。
但是沈珍没有让人看着她吃法的习惯,让沈宝去搬了个凳子邀请杨桃花再吃一些。
杨桃花坐下便又用了碗粥,将一路上一直噎得慌的蒸饼顺下去,便不再动筷子了。
只是心里盘算着,下回还是要晚些来,不然回回碰上珍娘子家用饭,可就不好了。
过了会儿村子里的婶娘们收拾完家里的活儿也都开沈家做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