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那片地,一半种的是麦子,另一半种的是杂七杂八的农作物。那些麦子左边是奉京附近常见的麦种,右边则种着高矮稀密不同的好几种麦子。远远看去颜色深浅不一,像一条被狗啃过的绿毯。
另一半种的大都是菜,有几样也不是附近常有的种类。一畦一畦的菜地旁边,还有一些搭了架子的藤蔓。架的另一边,还有一些在地上爬延的藤蔓。这些藤蔓不是瓜蒌也不是奉京常见的瓜菜,瞧着颇有几分怪异。
靠山的地边上还种着一排树,走近一看发现所有的树都怪模怪样。原本的树被砍断,接上的树枝明显不同于树木本身,明眼人都能看出两者的不同。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像是接上去的枝条已是长满枝叶,其中还有几株结着青青的果实。
葛大人除去盯着那块麦地,剩余的时间会在村里转悠。后山这片地他是看了又看,转了又转,心里实在是疑惑太多。
他去请教秦彦,先问那些藤萝为何物。
秦彦告诉他,搭架子的是葡萄,地上爬的是哈密瓜。种子是姜沛送来的,皆是长在干旱少水之地的果子。以往都是由甘南等地进贡上京,并不是此地的物种。
葛大人当然知道葡萄和哈密瓜,只是没有见过如何种出来的,他完全没有想过有人会在此地种植。
他问那一排树,为何瞧着如此古怪。
秦彦又告诉他,那是嫁枝之法。
“许多都是山梨树,嫁接的是桃枝和李树枝。还有几株原本也是李树,嫁接的另一棵李树的枝。再有就是李树嫁梨枝,梨树嫁桃枝等。这些嫁接的果枝都是从各村打听寻来的,听说往年结出的果实皆是上乘。”
葛大人惊讶不已,“如此嫁接之法,岂不是等同于断骨再续?”
断骨再续毕竟是少数,若不是医术高超之人不敢轻易尝试。他之前看到那些树木皆已成活,想来嫁接之法完全可行。
秦彦道:“若播籽生芽然后再长成树,至少几年光景。如果此法能成,必将大大缩短时长。再者我们也想知道,如此嫁接之法结出的果子,到底是桃还是李,抑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
葛大人再次震惊,“这般奇思妙想,公子真乃神人也。”
“非我所想。”秦彦眼神突然柔和,“乃我夫人闲暇时的突发奇想。她最是一个善于钻研的性子,家中之事大多是她在操持。无论是种植之法还是养鸡,一应事宜皆是她的主意。”
在此之前,葛大人一直以为秦彦失意不失志,在乡野之地也不忘苦学钻研,这才悟出不一样的养鸡之法与提高产量的种植之术。
而今秦彦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夫人所为。他再次记起离就总冠军时阮太傅对姜氏的盛赞,一时间既震惊又错愕。
“令夫人…可有师从?”
“未有。”
秦彦将姜麓早前说过的那套说辞搬出来,听得葛大人是时而惊叹时而沉思。身为民部的大司农,葛大人平生最喜钻研农事。他幼年经历过灾荒,从小就比别人更痴迷种地,早年曾一边种地养活寡母一边读书。旁人或许对姜麓的那套说辞半信半疑,他却无一丝怀疑之心,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同道中人,最容易惺惺相惜。
他对姜麓心生同病相怜之感时,又感慨对方不愧是姜老夫人的孙女,寻常人哪能有这些大胆精妙的巧思。
“公子,臣能否与令夫人一谈?”
姜麓到底是女子,葛大人若想私下与她说话必须先问过秦彦。
秦彦焉有不同意之理,心中巴不得世人都能知道自家夫人的好,日后莫再说她是什么乡野女子不通教化。
葛大人与姜麓的见面安排在后山这片地的地埂边,姜麓依旧是一副农家妇人的打扮,脂粉不施荆布粗衣。
既然她这般衣着寻常,葛大人已不会再当她是一个寻常妇人。这是一个敢想敢做的奇女子,还是一个聪慧过人的惊世之才。
她迎风而立,眼神坚定而平静,那通身的气派由内而外。
葛大人不由想到当年的姜老夫人,亦是如此淡定从容宠辱不惊。他心下赞叹之余,思及此女不过二八年华,越发感慨其难能可贵。
近几日他还看过北坳村村民们种的春麦,比之他以前见过的麦苗都要粗壮。一问村民才知不仅北坳村如此,附近的村子里的麦子都是如此,听说就连前太子以前的宫侍都能给他人讲授种植之术。
而依前太子所说,所有的种植之术都是姜氏想出来的,他还听村民们说起过最开始讲课之人也是姜氏。
奉京人人都传林国公府的嫡姑娘何等忤逆不孝,又是何等粗鄙不堪。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如今见过此女之后,方知那传言不仅是有误,且误之以千里。
两方行礼过后,葛大人迫不及待地问起为何混种那些麦子。
姜麓道:“极北之麦穗长,但易倒。那南麦穗短,产量太低。是以我想着能不能将二者优点融合一处,使之穗长而壮实。当然这仅是我的一念之想,最后成与不成还说不好。”
葛大人倒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十分炙热。
移彼之长,补此之短。这样的法子他为何没有想到?如果真的能成,岂不是可以适用于很多农作物?
姜麓看到他眼中的狂热,不得不泼一盆冷水,“万物生长皆有其规律,人为改变也应考虑因地制宜。具体实施起来难度颇多,非一朝一夕能成。”
然而冷水也泼不灭葛大人的热情,他本就痴迷此道,一经姜麓的点拨恨不得赶紧尝试。即使短时间内不能成,他仍然有着极大的兴趣。
“夫人…真乃旷世奇才。”
“不敢当大人如此夸奖,若无前人种树,哪有后人乘凉。我得益于前人指点,自是想为后来之人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