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朕承诺,大明人,不分民族,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其实也分不出来了,那南海人,都黑乎乎的。”
文嘉没忍住笑出来,五个人都笑。毛澄的小儿子擦擦眼泪,哭道:“皇上,草民记得,上一次来北京的时候,北京城沉重庄严,如今多了一份生机勃勃。这都是皇上的恩德。”
“皇上福泽四海,造化苍生。皇上的心胸和海洋一般大,接纳南海之人。皇上,草民相信,九州万方的子民,都会感受到皇上的胸襟,前来归附。”
皇上听他们拍龙屁,大眼睛眯眯成一对月牙儿:“满速儿汗和叶尔羌汗王,朕都有册封。去年他们都送来贡品,很有诚意。朝贡很好,互市也守规矩,朕听说,山西甘肃,如今好多民族混居,到处是喇嘛行走,都好。”
“河套那里的顺义王,前几天刚来信说,大明文人去西域,怎么不去他那里?热情邀请大明文人去他那里游玩,那些年轻人都学你们,嗷嗷叫着要去。气得礼部天天生气,说这是顺义王的圈套,巴不得内地文人都留在河套。”
五个年轻人一听,又哭又笑。文嘉他们一路回来,收到太多热情挽留,实在是深有体会。
“皇上,他们求知若渴,一心希望内地读书人过去教书。”
“不行不行。”皇上头摇的拨浪鼓一般:“大明缺读书人。大明要建设很多蒙学馆,各地方都建,不光学四书五经,还主要学习医学,大明大缺人才。”
!!!
五个人震惊,他们听说皇上的湖广改革,工科学院,没想到皇上还要普及识字和医学。
皇上感叹:“出使奥斯曼的使节在回来的路上。来信说,奥斯曼的苏莱曼一世,有小学、中学、大学。学生们阅读、写作,学习教义。小学毕业后,想接受更进一步的教育,进入中学,学习语法、形而上学、哲学、天文学和占星学。更高级的是大学……”
“朕知道,大明的学院很多,蒙学馆和书院普及,江南都出来不少女学馆。可还是不够。奥斯曼的学生结业后,做伊玛目神学或教师。大明缺教师,大明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科举,不是为了教书育人,这需要改变。”
!!!
文嘉结结巴巴:“……改革国子监?”
“改革国子监,是为了要读书人正视其他学科,不要天天钻研八股文章,下一步科举试题也改革,鼓励大明的读书人全方面发展。”皇上觉得“全方面发展”这个词儿好,眉眼弯弯,“要再加大办学力度,首先需要老师。儒家不是天天喊着‘教书育人’?正好。”
五个人胸闷气喘,一口老血卡在喉咙口。皇上生气读书人天天钻研八股文,就说儒家本就是教书育人,垄断官场是“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