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几个也是这种情况,唐瑾这才明白,原来这是按年龄叫人,按个子在排座位啊!
难怪第一个叫的是他,想来他是最小的了。这真是用心啊,一个十天的短期培训班,竟然连座位都排了。
唐瑾以为到了后边的时候夫子叫人时就不询问学习了,没想到他竟是好耐心的一一问过了。
等安排好了座位,又一起询问大家的学习情况,谁背过了蒙学,谁背过了论语,等问到谁背过《孟子》的时候,就只有两个人举手了,另一个人是个十一岁的名叫鲁东的大男孩。
老夫子考校两人,鲁东抢着回答,唐瑾也不与他争,只是后来夫子问的深了,鲁东就答不上来了。
老夫子再问唐瑾,唐瑾却能答上来,这让老夫子欣喜。
这样一圈下来,唐瑾估摸着怕有一个小时过去了。
接下来很简单,夫子让他们一起背书,从三字经开始背。
正背千字文的时候县堂响起了一阵清晰却不大的钟声,夫子就让他们休息了,还说县学有熟水可以喝,让带水杯过来。
这多少让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唐瑾有些惊奇,这古代的学校供水不说,还供白开水,准带杯子,真是对学生好啊。
下课时唐瑾出了这县学的教室,看到了院子里很多学生,都是六到十一岁的小孩子,也听说他们这一批至少要有四个班。
等中午唐老爷子来接唐瑾的时候,就问唐瑾交到了朋友没有,唐瑾摇了摇头回他:“他们都不成熟,我跟他们说不到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