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老爷子感叹着:“我女儿命好,嫁到你们唐家去了,还有了这么出息的一个孙子。”

“那是我爷教的好。”唐三叔笑着应,却发现柴老爷子眼睛红了,眼里冒出了泪花来,侧过了头去。

唐三叔明白他想起了这些年的心酸,很多安慰的话在舌尖滚了一遍,都觉得说出来浅薄,未了也就一句平常的安慰:“现下好了。”

“对,现下好了。”车里的另外三人也跟着安慰,只是安慰着想起这些年的不容易,自己心里也发酸,湿了眼泪。

唐三叔也不再劝了,任由他们发泄着情绪。

哽咽了一阵,柴老爷子想起了如今出来了,又有了一个当官的重外孙,忍不住又呵呵呵呵的笑了起来,车里的人也都跟着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一时间,愉悦畅快的情绪又在车里飘荡着。

微风吹走了燥热,唐三叔也跟着笑,眼神随意的扫过了车窗外,突然觉得不对劲。仔细一看,果真一直南下,没有半路拐弯。

他连忙探着身子对着外边赶车的柴小舅爷说:“小舅你怎么从这边走?前边上官道你就应该拐弯,路宽一点。”

“都一样。”柴小舅爷笑呵呵的说,一语双关。

从北山上下来,到了平地处就是县与县之间的小官道,不论是往东走一阵南下,还是往南走一阵东拐,都能直接到李家村。

唐三叔想让柴家人回自己家里,知道柴老爷子不应柴小舅爷不会听他的,又坐了回去,在拥挤的车厢里真诚的对着柴老爷子道:

“外爷,你们家里多少年都没住了,屋子怕都漏水,粮食也没有,什么都不方便,先去我家里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