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虽说不起眼,可唐转兄弟去考试的五个里有四个中了童生一个中了秀才,而且还是在短短的三年里考中的,这已经是周围很罕见的了,早都引起人的注意了。

再加之,院试考秀才可不像县试府试每年都有,三年才考一次,自然要珍惜每一次的机会。

家里人都用心的念起了书来,唐二叔一家住到了县城的宅子里去了。

今年有科试,唐二叔自然要去试一下,不过村里附近也没人能教他了,唐爷爷唐二爷都不行,只能让唐二叔去县里举人的私塾上课。

唐二婶去照顾唐二叔,顺便给大的儿女说亲,小的也不好放家里,干脆全带去了。

唐大哥夫妻没有去,唐大嫂自成亲以来,终于有身孕了。可把唐二婆高兴的,好吃的都给唐大嫂买,不再骂她是不下蛋的鸡了。

今年的科试时间和去年的院试时间也没有差几天,在七月初,是正热的时候。

科试过了,就可以去参加乡试,考举人了。

考不上举人,不能说明你学业不精,因为能去参加乡试的,都有两把刷子,考不上的原因太多了。

可要是你科试都过不了,那基本就能说明你学业不精,还得继续努力了。

科试分两场,初试和覆试。

初试录的松一点,相对容易过。

第一场,唐二叔题倒是都答了,自我觉得还好。不过他估摸着自己的这个还好在阅卷官眼里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怕是平平无奇,也不知道能不能过。

第一场成绩发案的时候,唐二叔挤到前边时紧张地盯着墙上的名字看。

要是第一场过了,第二场就有希望。科试过了去参加明年的乡试,说不得运气好了就能过。

家里多一个举人,人脉更好,就更兴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