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勃律道后,吐蕃又一次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而唐帝国原有的重点向南部署的防御体系却暴露出软肋——谁能想得到吐蕃大军会从安西四镇的西边冒出来!?
更有甚者,唐玄宗开元二年,吐蕃大军还走勃律道长驱直入中亚,途经更靠西边的费尔干纳盆地继续向北行进数千里,然后与突厥联手攻打唐帝国的北庭都护府!
须知,北庭都护府可是位于天山以北啊,与青藏高原直线距离超过两千里里之遥。
换言之,吐蕃只要控制勃律道一天,唐帝国所辖西域广大区域就别想安生,从此再无前后方之分,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吐蕃大军的袭击。
于是乎,凭借百年积累的雄厚国力,唐玄宗开始大举反击吐蕃。当时双方都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积极争取西域众小国归附。起初,吐蕃主要是与突厥、突骑施联手进攻安西四镇和北庭都护府。
但两个小伙伴衰落后,其与唐帝国的争夺重点就转移到了葱岭以南地区,这时候扼守勃律道且投靠吐蕃的小勃律国,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需要说明的是,小勃律原本与吐蕃为敌,是唐帝国的藩属国,但好景不长,没几年小勃律王就在吐蕃诱降下臣服,小勃律王不仅娶了吐蕃赞普的姐姐为妻,还带动二十多个西域小国改为向吐蕃纳贡投诚,不再效忠唐帝国。
为此,安西都护府三次发兵征讨,但都无功而返。
眼瞅着众多西域小国都变成了立场动摇的“墙头草”,感觉到西域统治基础不稳的唐帝国急需一场大胜来“杀鸡儆猴”、稳定局势。
唐玄宗遂于公元747年,诏令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
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越雄伟的葱岭,所以高仙芝在出征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场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域高原上爆发的山地大战,最终以唐军获胜而告终。
而今天,他们翻越的可是昆仑山,每每想到此,兰师信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就凭这,自己就可以彪炳史册了。
“好了,现在开始修筑营地,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甘肃,兰州府,金家崖,讨虏军大营。
杨遇春背着双手看着面前挂着的陕甘地图,好半天后才皱着眉头问道:“米生贵将军的部队到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