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翻也都是写转载,基本上两三个月一发,时间跨度从2021年直至往前到2013年,纪柠数了一下,这八年来,徐听眠发朋友圈的次数要比她一个月发的次数加起来都还要少。

“……”

真小气,连个生活照都不给!

纪柠又象征性点进去几个转载页面,里面依旧都是英文学术或者科研方面的介绍报道,期间手机不断嗡嗡作响,纪柠本着“一旦翻了朋友圈不翻完不罢休”的精神,天王老子来了也休想把她从没翻完的朋友圈中拉出来!

那些文章里,纪柠下意识在里面的英文字母中寻找某些熟悉的拼音,有一些看起来相当有权威的学术会议的报导里,特邀专家栏目,是有“tgian?xu”这几个字母的组合的。那些地方,纪柠刻意放慢了翻阅速度,

她将那些语句复制下来,用百度翻译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意思。

尽管翻译成中文,纪柠仍然看不懂那些高深度的专业词汇。

手机继续在震动,纪柠把徐听眠的朋友圈近乎着魔地翻到了最后,在最后最后的那一条朋友圈,她终于看到了一条是个人应该发的信息——

【2013年1月。】

【想家了。】

定位是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大楼。

配图里依旧没有人影,只有一张翻卷着白云的蓝天。

纪柠盯着定位上的“biology”几个英文字母看了半天,

突然就想起来一个很久远的事情。

十年前高二那会儿,她和徐听眠都是走的奥赛这条路。

但当时,只有她走的是生物奥赛,徐听眠走的是物理奥赛。她记得当时a市一中里,她理科成绩唯一一个拿不到年级第一的科目就是物理,总是以一分之差输给徐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