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一回 楔子

阿婆眼神拘谨,唯唯诺诺的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出来。

这个时候,秦老木匠正好从外面回来,他得知了此事以后,把我拉到一旁说了一则关于阿婆的事情。

原来阿婆姓赵,她丈夫很早就病故了,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省吃俭用给儿子娶了媳妇以后,本以为可以享清福。

儿子夫妇撑船糊口,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的乌篷船在河里发生意外,船身渗水,后不得已弃船逃生。

赵阿婆的儿子被人救起后,发现脑壳后面有了一个窟窿,从此昏迷不醒,他的妻子不愿意受苦,趁夜逃走了,只留下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为了给儿子治病,赵阿婆以古稀之年,帮人洗衣做饭挣一些零钱。

街坊四邻看她们实在可怜,常常接济母子二人,但也是杯水车薪,赵阿婆不得已去更远的地方干活。

但是,留儿子一人在家不放心,赵阿婆便想到造一辆板车,外出干活的时候,她就用板车拉着儿子同去。

秦老木匠叹息道:

“赵阿婆的第一辆板车就是我造的,算算日子,她这样照顾儿子已经快十年了。”

我闻言大吃了一惊,忽然想起我从未谋面的母亲。

我心中遂思忖道:

如果我的母亲在世,断然不会让我寄人篱下,过着有家不能回的日子。

将心比心考虑罢,我转身来到赵阿婆的面前,对她说道:

“赵阿婆,板车的事情不要担心。从今以后,我这家店永远为您免费造板车。”

赵阿婆惊愕道:

“掌柜的,这万万使不得呀。”

我微微地笑道:

“赵阿婆,您也不用去外地干活了,我想请您给铺子里的伙计做饭,每个月给您五两银子。”

“啥?五两银子!”

赵阿婆难以置信,眼前的年轻人出口就是五两银子,他这是图啥呢?

我笑吟吟地对赵阿婆说道:

“赵阿婆,您就放心地留在这里好了。”

秦老木匠也上前劝说,赵阿婆终于答应留下来,走的时候,对我们感恩戴德。

从此,赵阿婆就留在我和秦老木匠一起开的木匠铺做饭,闲时就帮店里打扫卫生。

我的养父母方伯夫妇得知赵阿婆的遭遇后,经常请她去家里做客。

我特意收拾出一间房子供赵阿婆母子居住,就这样他们一起生活了两年。

有一天,赵阿婆向我请了几天假,她想带儿子回一趟家乡祭祖。

我欣然同意,还给她提前结了一个月的工钱。

赵阿婆还说要给众人带家乡的特产回来,转眼一个月过去,赵阿婆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有些担心了,就去她住的地方打听,邻居都说她回乡之后就没有回来。

结果又等了一个月,赵阿婆依旧没有回来,我以为赵阿婆要在乡下定居了,不得已只能重新请一个厨娘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