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粮草的保证,他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在军事和物质上,备足了伐吴的功课。
孙吴方面也感觉到了日渐逼近的威胁,将本国荆州(晋吴各有一个荆州)的都督换成了一代名将陆逊的儿子陆抗。
陆逊曾于夷陵之战中火烧刘备八百里连营,一战成名,于大将军之上复置上大将军。
陆抗到了荆州,密切关注晋军的动向,归纳了十七条备战的建议,遂上疏给吴主孙皓,要求孙皓按照所议贯彻落实。
晋泰始八年九月,东吴内部发生了一件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
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受孙皓猜忌,举西陵诸军降晋。
司马炎欣然接受步阐的投降,诏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晋吴两国的战争于是揭开了序幕。
陆抗于该年十月遣军进围西陵。
司马炎一方面命荆州刺史到西陵接应步阐,一方面合车骑格军车站车步兵五万进攻江陵,再令巴东监军率水军进攻建子。
面对晋军的三路出击,陆抗表现出一名优秀指挥官的应有素质,他指挥若定,以主力围城打援,以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逐个击败了晋军分进合击之军,然后从容攻克了西陵。
通过和陆抗的这次交手,羊祜认识到吴国国势虽已衰退,但其实力仍不容小觑啊!
而荆州又有陆抗这样的狠角色在主持军事,要破灭东吴,不宜强攻。
必须另找办法。
用什么办法呢?
羊祜想到了春秋时鲁国人孟献子在武牢筑城而惊惧郑国、齐国人晏秀在东阳筑城而威服莱子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