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八亿票房背后的变数

纹章进群:各位导演好。

林浩:他么的,玩飞信流量跑的太快了,我出门买张电话卡,你们先聊。

陈昆发了个诧异表情:林导,飞信是移动自己搞的,不要花钱买流量啊。

薛晓璐:方导,66届威尼斯电影节都快开幕了,要去只能等到明年。

方南摩挲下巴正看着《舌尖上的华夏》第一集,高园园用脚尖杵了杵他的后腰:“诶,诶,薛导飞信上跟你说话呢。”

“说啥了?你急什么?”

“她的电影很细腻温情,我想跟她合作啊。”

“得,我瞅瞅吧。”

看到薛晓璐信息,方南给李安在美利坚的家里打了个电话。

李安是66届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主席,《海洋天堂》能不能参赛由他说了算。

“我刚从华裔社区看完《刺杀家》回来,就接到了你的电话。”

方南好奇:“那边的反应咋样?”

《刺杀家》的海外版权经过瓜分后,cj娱乐拿到了韩国版权,日本的发行交给了英皇,北美由华夏影业和华纳联合发行。

为了选择北美的上映时间点,华夏影业和华纳还吵了一架。

华夏影业想把《刺杀家》的上映节点,放在《寄生虫》冲奥的时候。

华纳没答应,好莱坞不缺特效大片,《刺杀家》又是华语片,票房未必有起色。

倒是获得金棕榈奖的《寄生虫》,他们下点本钱营销也好,游说奥斯卡评委也罢,说不定借助奥斯卡的影响力,能在小众市场中捞一把。

这才是外语片收刮北美票房的正确打开方式。

“反响不错,你什么时候来洛杉矶,有空我们坐下来聊聊。”

“华纳安排的是12月初,差不多就那会。”

讲了个人行程,方南把《海洋天堂》的事说了一遍,李安一口答应下来,丝毫没在意个人身份敏感。

在他看来,举办电影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世界各国的佳片不至于蒙尘,什么规则、非议都要为此让步。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电影节还没开幕,有操作空间。

方南听了心里还挺不是滋味。

五月份,他在戛纳赢得金棕榈后,戛纳、柏林、威尼斯、东京,包括浦江电影节组委会都有极力邀请他参与下一届电影节的评委工作。

他当时没多想就拒绝了。

他今年可有着《寄生虫》、《刺杀家》、《风声》三部戏与观众见面,确实没时间,如今想想还有些小后悔。

不过以后也有机会。

挂了电话,方南连上飞信给薛晓璐通报了消息,顺带把高园园介绍了一下。

一会儿功夫,加入飞信通话群的圈内人更多了。

有些明星正在极力推销自己,方南看的没劲,退出群聊,跑去厨房把洗好艾草塞进锅里烧了一锅水。

然后将汁液倒进浴缸,放了满满一浴缸水后又“噔噔噔”跑回房间,将高园园扒光抱进浴缸。

“你在下面,你体寒,要多泡一泡。”

高园园躺平后,媚眼如丝道:“过几天就26号了。”

“26号咋啦?”方南故作不解,少倾,又逗身下佳人道:“对了,王亮刚才说26号《那些年》首映。”

作为一位曾经的情场浪子,方南怎么可能不关注即将到来的七夕节。

早在两天前,他就在头疼送啥礼物,送几份礼物呢。

曾璃,较为婉约,喜欢养生喜欢茶,他准备找人搞点珍贵、稀缺的茶。

高园园比较温和、感性、但注重仪式感,所以随便一个礼物,一束花就能搞定。

刘茜茜目前处在俏皮可爱,偶尔忧郁的阶段,但也不难打发,陪她玩一天碰碰车保证乐的对方屁颠屁颠的。

所以问题也就来了,送什么礼物不重要,关键他这个渣男得伴随左右。

“唉,到底谁发明的节目,西方情人节,七夕情人节、妇女节、生日,对了,曾璃还得过一个母亲节。”

方南心累的直接疲软了,呆呆的望着挂着水珠的天花板。

“干嘛呢,这可没法交差啊。”

“歇会,歇会,好像听见电话响了。”

方南起身裹上毛巾跑出了浴室,没想说曹操曹操到,手机真响了起来。

“上网没?去天涯瞧瞧,有人爆料浙省某影院偷票房。”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