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饥饿游戏》——抢钱游戏

25岁以下的年轻观影群更是给出了a+的好评。

《饥饿游戏》在烂番茄收集的北美主流影评人综合评价中得到高达86的支持率。

规模更庞大、口味更庞杂的idb得分中,《饥饿游戏》得到76分。

《芝加哥太阳报》的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惊呼口碑不可思议。

全美关注《饥饿游戏》的电影人、资深影迷只要了解过《饥饿游戏》,谁不清楚《饥饿游戏》和《暮光之城》一样一样。

两部电影都改编自畅销。

两部电影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

两部电影前期做了大量粉丝项宣传。

两部电影都主打青春冒险牌。

但电影口碑却截然不同,《暮光之城》的票房全靠首周末第一批粉丝不说,口碑更是一言难尽,6分以下不及格。

电影影迷、粉丝、影评人、电影人一片骂声。

而《饥饿游戏》的开画口碑却相当好,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对此,有看完午夜场的书迷、粉第一时间在网上发表了给《饥饿游戏》高分的原因:导演非常尊重原著,尊重作者的心血。

北美影评人,娱乐工作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娱乐周刊》的丽莎施瓦扎姆指出另一个口碑爆棚的原因:导演的掌控力。

“影片不可避免地要展示血腥场面,但在为数不多的少年之间的残杀镜头中,导演非常巧妙地避免展示了强与弱之间的对抗、智慧与愚蠢之间的差异,即使没有让人如坐针毡的杀戮场面,但它们也足够让人不寒而栗。”

《多伦多之星》的彼得霍威尔附和了丽莎的观点:

“与原著相比,电影尽可能地呈现了角色的丰富性,女主角与两个男孩之间的感情推进恰到好处,与12区的指导老师之间的戏份处理也十分准确,影片中真正的饥饿游戏是从后半段开始的,但前一个小时的故事铺陈也张力十足,显现出导演方南对电影的绝对自信。”

《每日电讯》强调了本片受众的年龄跨度:

“导演对原著改编得很成功,你无法将视线从刘茜茜身上移开,无论你年龄多大,都会喜欢这部电影。”

《旧金山纪事》则单独赞美了刘茜茜的表演:

“电影充满了想像力,所有的情节都能牵动观众的心,女主角的表演显现了她早就已经显露出的非凡天赋。”

《纽约时报》总结:

“导演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展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部令人震惊的,抒情的,疯狂的,大胆的作品!”

午夜场过后的白天,《饥饿游戏》扩展到了4137家电影院。

4000多家影院的规模已经丝毫不弱于主流大公司的《变形金刚》、《黑暗骑士》、《哈利波特7》等电影。

电影院的数量级,也创造了方南执导的电影在北美的最大发行规模纪录。

优秀的口碑,大规模的排片,15号白天,北美观众潮水般的涌进电影院。

她们在《饥饿游戏》、《诸神之怒》、《异星战场》、《超级战舰》等多部电影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嘿嘿嘿,大家快看我在干嘛,自从我妈妈生下我,我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看电影。”

一位白人小孩把人头攒动的放映厅发上推特后引起了热议。

“我这里也是,电影院好拥挤好热闹啊”

“在美利坚第一次遇到电影院被挤爆”

“看《饥饿游戏》在北美已经是个全民事件了?”

坚实的口碑,激增的观影人群为《饥饿游戏》6月15号白天贡献了4850万美元收入。

4850万美元的票房比《哈利波特7下集》的4747万美元还要高。

算上午夜场1974万美元,《饥饿游戏》开画首日总票房6825万。

6825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在好莱坞影史的周五单日票房收益和所有影片的单日收益排名中,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在“非续集电影”领域,《饥饿游戏》在两个影史指标中均位列第一。

成功打破《暮光之城》和《哈利波特》曾保持的非续集电影首日票房纪录。

且强势打进多个北美票房指标前几名。

午夜场非续集电影本土票房第1名

单日本土票房第5名

午夜场本土票房第7名

周五单日非续集电影本土票房第1名

单日非续集电影本土票房第1名

g-13级电影首映周末票房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