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善恶、道理、抉择

“选城隍,倘若仙女大人没飞升,必定要出面。”

“十几年没听过城隍大人现身了,要是此次能出面,还用得着选新的城隍?”

“说不定仙女大人是升职呢?”

“你当酆都仙人们的官职,和凡人的当官升迁一样简单啊?”

“我猜仙女大人是寿终正寝了。”

“你放屁!”

“我可不是瞎说,别忘了我在阴冬面酒肆跑夜堂,前几天听到两名男鬼聊到,女城隍八成是不在了。”

“卧槽!这……”

“老哥啊,不是说夜里去过那家酒肆的活人,都会死么?”

“对!可我是在那里跑堂的,只要不对别人吐露太多夜间跑堂遇见的事,就不会死。”

“阴冬面夜里真有鬼去吃饭么?”

“无可奉告。”

“”

百姓们的谈论越来越热闹。

尤其是在遥遥听见“阴冬面”三个字时,秦明的表情既无语又觉得好笑,不由得和阳春面对比一番。

阴对阳。

春对冬。

阳春面改成阴冬面,乍一听就能知道,不像是给活人吃食的。

在这个世界,人死之后踏入轮回,归酆都地府管辖。

很多地方各具特色,都会有些餐馆只在夜间营业,为过路赶去酆都的阴差、亡魂招待。

各地此类餐馆的名字不尽相同。

只是秦明没想到,华兴郡的阴司餐馆取名“阴冬面”,还真些幽默趣味。

但话说回来,既然华兴郡选新城隍,秦明认为不得不凑个热闹,至少也要帮衬一二。

一方面是受惠于女城隍,知恩必图报。

另一方面是,秦明打算见一见学生犀首,看看它如今道行怎样。

毕竟是当初很中意的下山门生。

倘若犀首能够造福一方百姓,秦明认为就不亏当初悉心教导,对得起为它们不惜口舌的谆谆教诲。

与此同时

华兴郡城内的太守府里,绫罗绸缎装饰房梁庭柱,略显些许轻奢富丽。

中年男子身穿太守官服,是华兴郡的太守,正对着送来的死者名单发愁。

太守名为孙峻。

担任太守已有二十余年,孙峻历来兢兢业业,虽说也曾贪过不少钱粮,却没令郡城及周边百姓饿死。

如今灾荒连年,作为太守能不令饿殍遍野,确实有些能力。

只是近期突发的命案多了。

按理说,一方郡城发生命案,十几桩乃至几十桩,其实都不算大事,找得到凶手便能将风波压下去。

偏偏身为太守,孙峻找不到凶手,更不敢着手彻查。

因为这些命案有共同特点。

且皆无比诡异!

“张将军,昨夜让你多派十倍的兵力巡城,为什么还死了这么多的人?阴婚案子没结束,又有这么多人离奇死亡,你让我这个太守怎么办!”

孙峻眉头紧蹙,用力拍打桌案,斥责屋内的一名中年壮汉。

壮汉名叫张泰,是华兴郡司马,统领郡城守军。

自从半个多月前,华兴郡先是盛行阴婚,不少平民家庭贩卖女儿牟取暴利,不惜让自家闺女卖命,给别人家未婚去世的男子成阴婚。

为了压住不良风气,孙峻着手多项法令,可算稍有成色。

华兴郡的阴婚现象倒是少了。

可从几天前起,郡城里陆续发生离奇命案,许多寻常人家接连出现死者,且死状莫名其妙。

那些死者身上没有半点伤口,死状也非寻常,全是吊在自家房梁上,面色或铁青、或惨白。

关键这些“吊死”之人,并没有绳索吊挂,竟是自然漂浮至房梁,有的甚至冲破房梁升天,许久之后再掉落下来,摔成肉泥。

如此离奇的案件,超出太守能力范围。

包括阴婚案,原本也不该由太守管理,而是由城隍管控。

奈何女城隍十余年不见踪影。

孙峻实在没办法,不得不自行发布告示,对外宣称要选拔推举新城隍,以庇护一方百姓。

张泰被太守劈头盖脸一顿数落,不敢在对方气头上搭话,只能先等孙峻消气再解释。

过了片刻,张泰见孙峻呼哧带喘,这才开口道:

“大人,不是我失职,而是没办法。咱们郡城太大,每晚都要有兵力在城墙上守夜戒备山贼。除非全城百姓都不睡觉,否则真抓不住以妖术杀人的凶手。”

“要么调查‘阴冬面’酒肆,兴许会有线索。但大人是知道的,无论给多少钱,都没人愿意去。活人但凡在夜里去了酒肆,大多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就算能见到的……没多久都离奇死亡。”

“原本这种案子就该由城隍派阴差调查,包括白岭村刚发生的虎妖案,也该城隍派手下盘查。你我都是凡人,怎么可能办得妥当?”

“大人,你要是觉得我在找借口,就把我降职!反正陈家在华兴郡是世家,回家以后我也吃喝不愁,您可别把我往死了逼。”

张泰一板一眼说着,句句都很有道理,令对方无法反驳。

身为太守,孙峻无奈叹气,知道张泰所言不假,情况确实如此。

都是寻常凡人,遇到光怪陆离的案件,怎能查得清?

若真要彻查,八成会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