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交通问题、噪音污染问题,海城机场周边的居民没少投诉,甚至于还经常去机场闹事要讨一个说法。机场兴建在前,居民区兴建在后,现在后建的居民区的人要找先建的机场闹事,这事儿十分尴尬。
在规划新机场的时候,为了避免老机场被市区环绕的尴尬情况再次出现,规划设计院特地建议海城市把这个新机场放在了几十公里之外的海边。即便再过几十年发展海城市区扩展到几十公里之外,陆地再次被居民区包围,总不至于连海上都住满了居民吧。这也是参考了国际上许多沿海城市建机场的思路。
现在这个东部机场离居民区倒是远得很,可是离市区也远得很。由此一来,一个位于海城市西面的海城机场,一个位于海城市东面海边的海城东部机场,那可不是一个机场的一号航站楼和二号航站楼的关系。
从一个机场到另一个机场得横穿整个海城市中心。就算以最快的速度开车过去,也得个把小时。况且,遍布测速摄像头的市中心的道路,你如果敢超速的话分分钟吊销你的驾照,你如果敢连续超速的话,立马终身禁驾。谁愿意和驾照过不去呢?
“是的,那个航班是从东部机场飞吴城,而且我们只了解到有这么个航班,至于那架飞机的腹舱有没有足够的空舱位、舱位订不订得下来,目前还不知道。反正我们在这里等着也是浪费时间,不如赶紧把物资重新装上货车往东部机场送。”
“洪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我安排尽快发车。请您无论如何也要订下这个航班的舱位。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我们也要把这批货安全准时地送到江城去。8点钟是个红线,我们绝对不能越线。”
“好!”洪山答应一声,继续打电话去了。
至于洪山这电话打给谁,伍汉康并不关心,那也是在他能关心的范畴之外的事。总之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洪山这位航空老总的身上。
尽管已经得知有一架飞往江城周边机场的航班,但却有着一系列不确的因素。尽管有着不确定因素,但这个时候还有别的办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此时的伍汉康要尽自己所能握住那个随时都有可能熄灭的萤火。他深知这点点萤火一旦消逝,他就真的坠入无尽的幽冥了。是否会万劫不复显然是不太可能,但是对于那些江城正在期盼着这批紧急医疗物资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而言,万劫不复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