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矩,礼金是当面清点的,也会让所有来客看见。
清点好了再记录在礼单上面。
长长的大红喜纸礼单上,上面一排写着来客名字,下面写着礼金数。
二公子将红包拆开数了数,整好一百文。
前来赴宴的人,关系和李家近的,比如刘家两房的人和里正家,送的都是五百文礼金,这三家全家都会来吃酒。
桃花河村的人,和李家关系好的,从李玉竹手里买过药的,送二百文礼金,一般的,只有点头交情的,则是送一百文礼金。
世子将高铁匠一家请到酒桌那里休息,又回到庐陵王这边来。
开席时间没到,酒桌上没有酒菜,但也不是空的,摆有瓜子凉茶等,共客人们吃茶闲聊。
乡下人家平时都各家忙各家的,只在赶集或赴宴时才能相聚。
而赶集又不是家家都赶集,不一定会遇得到同村的人,赴宴就不同了,村里人家办宴席,排除典型一二家闹了矛盾的,几乎都会去赴宴捧场。
庐陵王家的宴席,虽然没有全村人都来,也来了一小半。
里正跟着庐陵王来到僻静没人的地方,他不解地问道,“李员外,究竟什么事啊?”
“我们原先商议的,会来五六桌人,可如今来了十桌有余了,这是怎么回事?”庐陵王问道。
里正也一头雾水,“我也不清楚啊,他们一来先朝你家大郎贺喜,再便是问李员外,李员外,是不是你们家平时和村里人关系不错,才都来捧场了啊?”
庐陵王摇摇头,“可来的人都不认得啊。”
里正更疑惑了,“那是怎么回事?”
世子说道,“爹,可能是二妹三妹她们认得的人吧,二妹的铺子开在集市上,每天见的人多,三妹行走在两个村子间给人瞧病,想必认得的人也多。反正,他们前来捧场,咱们家记下了名字,到时候这礼金也是得还回去的。”
庐陵王想了想,“大约是这样吧。”
世子说道,“爹,这没什么好想的,大家接着忙吧。”
庐陵王点了点头,又朝儿女们说道,“各忙各的去吧。”
李玉竹却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爹,这忽然多起人来,咱家的酒水和饭菜怕是不够,得赶紧着再去买去。”
家里预计只到四五十人,如今却多了一半的人。
庐陵王一拍大腿,“是呢,差点忘记了这件事,老三,老三呢?快把老三找来。”
李玉竹说道,“爹,我去喊三哥来。”
家里忽然来了这么多的客人,李兴安正招呼着二郡主和大郡主给大家倒茶水上瓜子点心。
李玉竹找到他,“三哥,快到宅子门这儿来,爹找你。”
李兴安疑惑问道,“什么事啊?三妹?”
“爹派你去买东西。”李玉竹说道,又说明了情况。
李兴安头大了,他皱着眉头道,“这下可麻烦了,大哥的婚宴,怎么这么不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