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家的孩子个个闹腾,只有春儿和春桃他们看的孩子安静些,也仅限于手脚安静,三个孩子的嘴巴可没闲着。
李景和大他半岁的柴天朗在聊闲话,两个三岁的娃子聊得像大人似的认真。
果果时不时地插话一句。
这一桌格外的安静,与别桌的喧闹不同,频频引来旁人的羡慕。
李玉竹今天吃多了茶水,有些急,她喊来站在桌旁侍候的赵家侍女,小声问她茅房在哪儿。
侍女笑着道,“姑娘请随我来。”
李玉竹跟柴大嫂和柴娥英打了声招呼,跟着那侍女去茅房。
茅房离着这里吃酒的花厅有些远。
侍女怕她等得急,说道,“往前直走百来步,在前方一个亭子那里拐弯,再往前一二十步,一排桂花树后面便是。”
李玉竹道了谢。
两人往前走,不时有赵家仆人经过,有的手里拿着东西,有的引着客人去赴宴。
也有赵家主子带着仆人经过。
总之,今晚赵家的宅子里十分的热闹。
赵家侍女引着李玉竹走到桂花树那儿,指着前面一个低矮些的屋子说道,“那儿便是,姑娘进去吧,我在外面候着姑娘。”
李玉竹又问她哪儿有洗手的地方。
侍女又指了个方向,“往那儿走十来步,便是个荷花池子,水挺清的,到那儿洗吧。”
李玉竹点了点头,“多谢姐姐。”
她将袖子卷了卷,提着裙子摆走进了茅房。
茅房是旧式的,但清扫得干干净净,里头还挂着小灯笼照明,
李玉竹小解后,系好裙子走出来去荷花池边洗手。
挂得最近的灯笼,离池边还有二十来步的距离。
好在天上的月儿很亮,照得清路和池水。
李玉竹将手伸进池水里洗着。
夏末的夜晚,水已凉,泡得手十分的舒服。
李玉竹洗好了手,没有离开,仍将手在水里泡着。
荷花池里的荷花,仍有不少在盛开着,被晚风一吹,香气四溢。
李玉竹洗好了手,拿出帕子来擦手,这时,她听到池子身侧有人走来说道,“县令夫人真是可怜啦。”
听声音,是个老妇人。
另一人说道,“她可是夫人,有什么可怜的?”
声音同样是苍老的。
李玉竹透过荷叶往那边看去,隐约可见两个人在池子边蹲下来,洗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