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7章 不要杞人忧天(1)

可不是么,一个六品的安人,随地小溺说疯话,赵家又是县城的大族,这传出门,赵家人脸都丢光了。

柴娥英恍然,“那要是天天都这样,赵家人可就要头疼了,我去找大嫂说说去,看她什么时候再去赵家,让她带着你赵家看看。”

“好。”李玉竹点头。

柴娥英马上去楼下找柴大嫂。

柴大嫂得知李玉竹会看赵老太太的病,很是高兴。

她马上来见李玉竹,“虽说老太太只是我姑祖母,这亲戚都隔了两代,但我和娥英大哥在县城能盘下这间铺子,还得亏了老太太,我得还她这个恩情。”

柴大公子的父母早亡。

继父又不大管他。

柴老太太对柴大公子还算关爱,但必竟只是乡下老太太,除了关心下起居生活,其他事帮不上忙。

而且柴二老爷扣着大房的田产财物,老太太也不帮着柴大公子讨回。

柴大公子婚后的日子,十分的艰难。

他们借了些钱,来到县城讨生活,人生地不熟的,举步艰难。

而赵家在县城住了几十年了,在城里十分有威望。

柴大嫂找到赵老太太时,赵老太太二话不说,将家里的一个闲置着的旧铺子给了柴大嫂两口子开着,免了一年的租金不说,后来收的租金也十分的便宜,还介绍着熟人来照顾两口子的生意。

铺子虽然开得偏,但有赵老太太的照拂,生意十分的好。

两口子在城里遇到麻烦事时,都是赵老太太叫人帮着处理好。

赵老太太七十大寿,赵家人为了摆排场,放出话说,希望亲戚们带更多的人前去拜寿。

柴大嫂在城里没什么熟人,就委托人带话给柴娥英,叫她来县城赴宴,还说最好是多带人来。

柴娥英便将李玉竹和两个孩子带来了。

这些事,柴娥英陆续对李玉竹说了。

李玉竹得知这其中的缘故后,才恍然明白,柴大公子两口子的铺子为何会租到这条巷子里了。

她便说道,“那事不宜迟,咱们赶紧去赵家吧。”

看病不能分心,带着孩子前往不方便。

柴娥英留在铺子的后院看着孩子,李玉竹跟着柴大嫂,坐着马车往赵家而来。

给老太太瞧病,要先得到管家太太的同意。

如今管着赵家家务事的是赵老太太的大儿媳,赵大太太。

她听完柴大嫂的建议,笑了笑,“芸娘,老太太根本没病,只是过寿时因为人多被吓着了,你不要杞人忧天,胡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