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元修也笑着喊道,“李伯。”
“嚯,你们俩还在这儿啊。”庐陵王笑着道。
“我们担心你嘛。”李玉竹笑道。
“有什么好担心的,给一群孩子讲课而已。”庐陵王笑道。
宋夫子的孙女宋锦绣朝他们走来,“中午就在这儿吃饭吧,厨娘已经做好午饭了。”
“多谢了。”庐陵王微笑着点头。
宋锦绣也邀请李玉竹和穆元修一起去吃饭。
他们俩道了谢,和庐陵王一起,跟着宋锦绣去了厨房。
庐陵王离开课堂后,屋中的气氛才活跃起来。
孩子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说话。
有的抱怨谁谁不该举报,有的说新来的夫子好厉害,左手也能写字,还写得比宋夫子好。
总之,没人再敢说庐陵王的一句坏话。
孩子们聊着天,各自从屋角的柜子上面取了自己的碗筷,也往厨房走来。
因为回家的路较远,他们会在学堂里吃饭。
只有较少的住得比较近的学生,才会自己走路回家吃饭。
比如刚才敢出题考庐陵王的瘦孩子宋宝顺。
他家离着宋夫子家才百来步的距离,在家睡觉时,还能听到学堂里的读书声。
另外,便是最晚入学的双眼皮男孩王虎子。
王家离宋夫子家也近,他也是走路回家吃饭。
他和刘三儿是嫡亲表兄弟,哥俩一个是单眼皮,一个是双眼皮,模样长得有七八分像,刘三儿每天也去他家吃饭。
这小哥俩,收了书本,一起往王家跑去吃饭去了。
中有一整整一个时辰的时间休息,足够吃完饭,再到水塘边钓会儿虾,或是看一会儿鸭子捉鱼了。
下了一午的雨停了,但路上还是挺泥泞的,哥俩却跑得欢快。
大多数的孩子,三三两两来到厨房旁的屋子吃饭。
给孩子们烧饭的,是宋夫子请的一位村里的妇人,她每天来给孩子们做顿午饭,赚一点工钱。
孩子们吃的和宋夫子一家吃的饭菜一样。
菜烧四样,两素两荤。
分别装在四个大盆里。
宋锦绣给孩子们的碗里装了米饭后,孩子们再到厨娘的跟前排队打菜。
厨娘手操大勺子,每样菜舀一点。
打好饭菜,孩子们围坐在三张大桌子旁一起吃饭。
屋中还有一张桌子,坐着宋夫子他们几人。
桌上也是孩子们吃的四样菜,分别用大碗装着。
大锅菜不好吃,油少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