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他不种田,但十分懂庄稼的种植。
会时常提醒李兴茂,到什么时节了该种什么庄稼了,还会建议他请谁做短工,请谁来耕田。
进入三月了,稻谷种子已经泡上,水田已开始翻整,旱地的各种菜苗豆苗也长势喜人。
李兴盛带着几个短工,在给田里的棉花苗松木浇水。
李兴茂和穆元修走过去,一起帮忙。
柴娥英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南院屋。
宅子门前发生的事情,李玉竹趴在窗子那里,已经看到了。
她说道,“大嫂,借着这个机会,正好将田产全部收回来。”
柴娥英兄妹在幼年时失去父母,田产被柴二老爷占去,柴娥英父母有多少田,田在哪儿,他们兄妹俩都不知道。
只有柴老太太和柴二老爷知道。
但柴老太太偏心,对柴大公子和柴娥英这两兄妹一直爱理不理。
兄妹俩收回田的愿望,一直没实现。
柴娥英微微一笑,“我一时竟没想到这件事情,还得亏你大哥提起来,只是……”没一会儿,她又一脸的忧色,“我不记得我家有多少田,我大哥也不记得,他悄悄打听着,好像也没有什么进展。”
李玉竹安慰她,“大嫂别担心,没准柴二老爷以为你们知道呢?在拿到田契时,不要轻易答应就是,反正是他们有求于我们,他们要是心不诚,我们就不答应,让那柴二娘一直关着。”
柴娥英扬唇微笑,“没错,你说的对。”
.
柴二老爷和柴老太太离开柴家后,马上为给田的事情发生了争吵。
“娥英提的要求真是太过份了!”柴老太太咬牙怒道,“嫁了人的姑娘家,居然还惦记娘家的田!”
“她在为她大哥要。”柴二老爷说道。
“她大哥是个会管田地的人?手头就只一家铺子,就已忙得脚不沾地,哪还有时间管田?替他管着田没得到好处,倒得到埋汰了。”柴老太太气闷地捶着腿。
她愤愤不平,“要是娥英大嫂的脾气好一点,这田我倒也愿意还给他们,但那向氏为人精明,这田交还到他们手里,只怕没几日就会被向氏哄骗走,送到向氏的娘家去。那向氏一家全是做生意的,贼精贼精的。”
柴大公子没有成婚的时候,虽然和柴二老爷柴老太太不和,但表面的礼节,还是做得十分到位,不曾撕破脸皮。
逢年过节,柴大公子都会送礼给柴老太太和柴二老爷。
可自打柴大公子娶了向芸娘,也便是柴大嫂,柴大公子送礼的次数越来越少。
在柴娥英嫁人后,柴大公子干脆不回柴家了。
今年过年时,柴大公子两口子也没有去柴家,他们一半时间在李家,一半时间在柴大嫂的娘家。
气得柴老太太骂了柴大公子整整一个正月。
柴二老爷当然也不想给,二百多亩地的收入,他哪里舍得拱手让人?
可不给田,二女儿就得一直被关着。
他气这个女儿,有心想不管,但二女儿的外祖家频频来人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