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病人正常的心理表现。
李玉竹走过去,先查看了脉象后,又开启空间仪器设备查看他的脑部血管。
中年中风,太平常不过的病情,只可惜,耽误得有点久了,治起来也慢。
要不是有人服侍得好,像他这种情况,很多中风的人卧床几天最多几月就病逝了。
卧床两年还健在的例子并不多。
因为长久的卧床不行动,他身体的部分肌肉,已经出现了萎缩。
能不能治得全好,这还说不准。
中风可以用针灸和外科同时干预,另外,便是后期的康复训练。
这是很重要的环节。
康复的过程,得全靠病人的自身毅力和配合程度。
李玉竹将检查的情况,说给了凌月姿听,她是当着病人的面说的。
因为治疗后,还需要大量的康复训练,这需要病人的全心配合。
从一个健康的人,变成一个不能行动的人,中风病人大多有较重的抑郁症。
在康复训练中,他们得承受住外界的嘲笑,但大多数的人,受不了这种打击而放弃康复训练,宁可卧倒装鸵鸟逃避世人的嘲讽眼神。
这种心理,根本不可能康复。
这位大当家曾是寨子里呼风唤雨的人物,要他像婴儿一样的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得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她要提前说出来。
“啊啊……”大当家看着李玉竹,眼神坚毅。
凌月姿看懂他的眼神,也听懂了他的语言,她说道,“李三娘,你尽管去治,我义父说,相信你的能力,也会配合你的训练。”
李玉竹看了眼大当家,点头道,“好。”
检查好大当家的身体,李玉竹喊过照顾的侍女和护卫,将大当家抬到一个平坦的凉榻上。
她取出银针,开始针灸。
另外,她又拿出药水瓶给大当家进行静脉注射。
她的药水瓶子很奇特,寨子里的人全都没有见过。
一个近身服侍的护卫惊讶说道,“李三娘,这是什么药水?怎么是水一样的?”
凌月姿也好奇地看向李玉竹。
李兴盛和穆元修二人见多不怪,神情平静。
“这是我特制的药水,按着穴位注射,比口服的药水见效快。”李玉竹道。
反正她的针管和药水是从空间拿的,被人学了去也找不到药水。
寨子里的人也只是随口问问而已。
他们知道,很多医术高超的大夫,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病方法。
微创手术和针灸及注射药物三管齐下,次日,大当家的嘴,歪的程度好了一些,也不再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