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七娘给韦氏行礼,“多谢皇后娘娘做主。”
“你这孩子,本宫还是你亲姑母呢,当然替你做主呢。”韦氏笑道。
“是,多谢姑母。”韦七又微笑着道谢。
……
韦七娘和宁远侯府的小公子,亲事秘密的敲定了。
韦氏也时常邀请这两家的人进宫赴宴。
韦二太太和宁远侯夫人,心照不宣地,也带着自家儿女进宫。
李玉玟和李玉恩也很识趣,经常邀请这两人来家聚会。
一来二去的,两人隔空互相观察,虽然没有说上几句话,但对彼此都满意。
裴夫人和皇后亲自牵线,一个是侯府的公子,如今又有官职,一个是皇后十分宠爱的娘家亲侄女,公主们的好表姐妹。
二人又都生得郎才女貌,两家长辈们都没有意见,这年十月,两人便订了亲事。
婚期订在次年的阳春三月。
。
韦氏给自家侄女挑的夫婿,相当的满意。
在和李氏几位旁支的女眷们聊天时,韦氏时不时地提起宁远侯府小公子,炫耀着自家侄女眼光好。
不少人跟着附和。
有人想到了穆元修,故意说道,“听说,三驸马如今和宁远侯府小公子很有交情呢,三驸马是武德将军,是少年才俊,能和他相谈甚欢的,人品还能有错?”
倘若穆元修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子弟,这人这么说,韦氏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
偏偏穆元修只是个乡野少年。
还是孤儿。
这几日,不时有李氏的旁支们,议论起了穆元修的身世。
韦氏表面不说什么,心里极不痛快。
她知道,这些过去的叔伯妯娌们,现在找不到说她的借口,就拿穆元修说事。
将柴娥英气跑了,不敢来京城住,这又盯上穆元修了?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穆元修巴结起了宁远侯府小公子?
韦氏护崽的脾气马上涌上心头。
“襄阳王嫂,听说你家的小女婿,前几日与裴丞相家的大郎发生争斗,还是三驸马解的围,可有这回事?”
是啊,你说她女婿穆元修出身低,暗中嘲讽女儿眼光差,挑了个乡野夫婿,又嘲讽穆元修想巴结权贵。可你们自家的女婿被人拉去京兆府尹打官司要赔银子时,还是她家出身低的三女婿解的围。
你们家的女婿出身倒是高,侯府嫡长子,可为什么还要一个乡野少年来帮忙?
韦氏挑着眉梢,好整以暇看着襄阳王妃。
襄阳王和李伯暄同辈,但年纪是最大的,在李参死后,太后曾一度想让襄阳王继位,但襄阳王没儿子,全是女儿,本朝又没有女子继位的先例,于是,这皇位就落到庐陵王府一家头上了。
襄阳王妃一直记着这件事呢。
时不时地说几句酸话,以示不满。
可韦氏不吃她这套,一两句话,就将襄阳王妃的嘴堵住了。
襄阳王妃张了张嘴,窘着一张老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其他几人纷纷打圆场,这件事情才算过去。
韦氏身为一国之母,对下面不太敬重她的人,一向是做到点到为止,不会太深究,总是一笑而过。
但穆元修的事情,却被她放在心上了。
不是她瞧不起穆元修,实在是京城的人们,喜欢用别样的眼光看人。时不时的拿酸话说人。
她担心话传多了,会让穆元修心中不痛快,从而怪到李玉竹的身上,影响夫妻和睦。
为了照顾穆元修的感受,韦氏和李伯暄暗中商议,但凡一些能彰显能力的事情,尽量让穆元修去做。
.
年底的时候,李玉竹的孩子出生了。
也是哥哥和妹妹。
韦氏很高兴,亲自来宅子里看她。
为了不让穆元修被人歧视,韦氏和李伯暄,亲自给孩子们办了满月礼,百日宴。
后面的周岁礼,还是在宫里办的。